在汉代的技术背景下,虽然黄氏工匠他们不太可能发明出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防水发射药,或可靠的雷管,但通过智慧地利用桐油、生漆、蜂蜡、压实造粒、油纸封装、简易防护罩甚至燧发装置的雏形,已经能够实现火炮在非极端潮湿,降雨条件下的实用化……
现在,就等着具体实战验证了。
巩县?
不,斐潜想到了一个比巩县可能要更好一点的地方……
……
……
与此同时,曹操接到了曹仁从襄阳发来的捷报。信中以激昂的笔触描述了其如何利用疑兵之计,调动骠骑诸部,成功焚宛城之粮、重创甘宁水军,虽未能尽全功,却也极大地挫伤了南北两线骠骑军的锐气,暂时缓解了襄阳所面临的压力。
历史上的曹仁,可不是仅仅只有襄阳保卫战的光辉。
曹仁早期跟随曹操起兵,讨袁术,他是前锋,平徐州,他是别部大将,在和袁绍作战期间,独立领兵守卫西线,果断出击,大败袁军,彻底粉碎了袁绍从西线夹击曹操,和试图截断曹军粮道的计划,解除了曹操侧翼的巨大威胁。
而且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后世之人大多数以为关二爷打襄阳,曹仁是当缩头乌龟,最后靠着援兵和江东背刺耗死了关羽,但是实际上在襄阳之战的前期,曹仁在樊城就击败过一次关羽……
历史就是如此。
青册之上能留名之人,都已经是一时人杰,若是还能多次留下名号,并且被人传唱,哪里能是什么无能之辈?
曹仁依靠自己部曲,撕扯原本笼罩在荆州北部的天罗地网,似乎扯出了一条缝隙,透出一口气来……
这消息,也使得曹操连日来的郁闷稍减,如同阴霾中的一缕微光,给接连遭受重创的曹魏集团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不过曹操也知道,这些战绩是曹仁用自己麾下精锐部曲才获得的,而人命总归是有限的消耗品,如果说曹仁继续得不到支援补充,继续这么消耗下去的话……
不过,在曹操考虑如何要应对当下复杂的棋盘之时,并不妨碍曹操先将曹仁的『战绩』,广而告之!
之前那有水分的战绩,曹军都是通报全军,现在有了曹仁这『真实』的战绩,曹操当然是不遗余力的重点宣扬,大肆夸奖,表示曹子孝同学临危不乱,智勇双全,真乃国之干城云云……
豫州颍川一带,因为之前曹军种种,而有一些的躁动,现在暂时被这样一份『战绩』所抑制住了。
就像是扬汤止沸。
说有效么,也确实有效,但是谁都清楚,这锅汤,迟早还是会沸腾起来。
曹军上下,大肆宣传的捷报,也很快的就传到了驻防嵩山防线侧翼,负责策应曹仁的曹义军中。
曹义接到捷报之后,顿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曹义,这位曹操的族侄,年轻气盛,昔日以勇猛着称,而在经过了鬼哭隘战斗之后,『勇猛』还能剩下几分就不太好说了。
简单来说,曹魏二代目,多少都是有些窝里横的嫌疑。不像是曹氏夏侯氏的一代目,基本上都是在血雨腥风当中出来的,所以即便是再苦再累也是依旧在想着办法,寻求突破。
二代目么,更喜欢『抄』。
这也是封建王朝其他二代目,甚至多代目最为喜欢做的事情。
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