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只有那篇疑似藏于幽朝太子所遗玉符中的《九死蚕》,以及剑冢某处遗址中残留的、昔日劫掠得来的、属于幽朝鼎盛时期的珍贵典籍——那些记载着术器、阵法的图录,配套的禁忌秘术……
这些,或许才是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勉强称得上“有价值”的东西了。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这是刻在他骨子里的铁律,亦是巴山剑场最基础的信条之一,从未违背。
可人若突然消失无踪,这恩情该如何偿还?
决心已定!
丁宁眼神骤然坚定,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体内沉寂的真元骤然苏醒,沿着《九死蚕神功》特有的、诡秘莫测的路径奔涌。
皮肤之下,微光流转,气息变得晦涩而古老,仿佛沟通了某个沉睡的源头。
紧接着,一束束极其细微、近乎透明、却带着奇异斑驳光晕的蚕丝,自他十指指尖、掌心劳宫穴,乃至周身细微毛孔中,如同拥有生命般不断渗出,越发拉伸、延长。
它们在半空中轻盈飘荡、相互交织,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性,最终轻柔地垂落,触及了身下冰凉的青玉地面。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蚕丝接触石面的瞬间,并未堆积或散开,而是悄无声息地渗透、融入了那坚逾精钢的玉石之中!紧接着,接触点周围的玉石内部,开始泛起一阵阵幽蓝色泽的荧光,迅速蔓延、分叉,生长、扩张。
最终,自然形成了一层覆盖了丈许见方的、散发着微弱草木清香的奇异“菌毯”。
看似平平无奇,内里却有着无数尘埃更微小的符文在阴阳缠髓中疯狂生灭、重组——那是依《太虚种玉诀》之理运转的遗传符链。
随着他意念的聚焦、深入,颁施“五神御令”,菌种生命元枢中冲气漩轮被全面激发,极速地刻录六气爻,完整的“九死蚕”奥义,连同一部又一部的幽朝秘典,都转化为了六进制的编码,融入了每粒菌种的生长衰亡。
完成这一切,丁宁指尖的蚕丝瞬间断绝。
他面色略显苍白,显然此举消耗巨大。
以九死蚕催动太虚种玉诀进行如此精微、符文指令数目以千万计的排版“雕琢”,对念力韧度堪比七境的他而言,亦是极大的负担。
他低头,凝视着脚下那片仍在缓慢扩张、散发着幽幽暗光的菌毯,眼神复杂难明,透出几分释然、期待,心中明晓:在微观的层面,无人可见之处,正有无数极其微小的荧光孢子于悄然间释放。
这些孢子轻若无物,很快就会自己一同离开此间密室,融入白羊洞凛寒的空气中,在北风吹刮下飘散开来,附着于鸟兽虫豸、土壤岩矿,草木之畔,蛰伏、生长、繁衍,形成一个个微小的、不引人注目的菌落节点。
它们将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如同最耐心的信使,向着天涯海角洒落。
其存在本身,就代表着一道信息。
一道只有赵青,凭借她对《太虚种玉诀》的深刻理解和对元气法则的敏锐洞察,才有可能在偶然间“看到”并“读懂”的信息。
丁宁设定了一个期限——两百年。
两百年后,无论赵青是否发现这些孢子,无论她身在何方,这些孢子内部预设的记忆程序,都将会启动最后的“自译解”阶段。
自那之后,每一粒菌种均会随机感染附近的植物,在叶片等地方展露出清晰可辨的篆书,人人皆有机会搜集、拼凑出全篇。
他心中默默思忖:如果自己顺利报得了血仇,洗清了昔日不平,并主动引领这个已有了修行普及化趋势的时代,在和平安宁中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