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虽有胆敢为,可身上江湖习气重,有时容易因义气、面子而疏漏,而郭林刚好弥补了他这点性格缺陷。
旁人未曾留意到税警总队内部的权力制衡,跟在杨弼身后的杨健却后怕的看了父亲一眼!
幸而爹爹有远见,没载那几名没有符牌之人!
若载了,眼下被查到就麻烦了.在杨健看来,被查到罚款之类的都是小事,但他杨家好不容易和朝廷建立的良好互信关系,只怕就要受到伤害了。
一旦他家被朝廷排除在海商群体外,那就真应了父亲那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前方,杨弼似有所感,回头刚好迎上儿子那钦佩、后怕的注视,随后却心中一警。
听了张宝的话,杨弼猛地想起今早想要乘船的那几人.莫非,他们真是周国溃军,想要出海外逃?
此事可能性极高,陈伯康带去南洋的军民,前朝遗老遗少极多,逃过福建路一战被剿命运的周国大臣,跑去吕宋,说不定还真能找到人偷偷收留他们。
历来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杨弼,认真思索了几息.不管是蒲家覆灭后,他杨家有了崛起机会,还是新朝处处为海商背书、硬刚交趾的举动,杨弼想不出自己不站队大楚的理由。
终于,杨弼上前,悄悄在张宝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只见张宝眉毛一挑,颇有兴致的,“哦?”了一声。
是夜,子时中。
忙碌了一天的泉州城渐渐进入梦乡。
泉州海贸发达,往来客商频密,城内奢华客栈比比皆是。
位于仁风门内的东主郝利来郝掌柜,半个时辰前忽然被一名在府衙当差的旧友请去了府衙。
经知府亲自询问,得知利来客栈内前几日确实住进了一拨中原口音的客商后,知府不由看向了下手的络腮胡大汉。
那汉子对知府稍一颔首,只道:“交给某了。”
随后便带着郝掌柜出了府衙。
那知府有点不高兴,按说,府内执法,怎也该他属下衙役去做,可那张大人一副当仁不让的模样不过,想起对方来历,知府也无可奈何。
到了府衙外,郝掌柜察觉不对,忙对张宝道:“大人,鄙店可是住进了江洋大盗?”
“嘿嘿,可能比江洋大盗来头大。”
张宝至此时,依然认为投宿利来客栈的,是周国某位漏网官员。
那郝掌柜闻言,吓得不轻,哆嗦道:“大人!小人可和那些大盗不认得,小人以为他们只是寻常商旅!”
“张某岂是那趁机攀诬讹诈之人?且放心吧!待会你悄悄帮某打开那人投宿的院子即可.”
安抚了郝利来,张宝返回城内税警总队驻地,从兄弟们中间挑了五十名好手,各挎了腰刀、配了手弩,趁黑朝利来客栈摸了过去。
有郝掌柜引路,众人不费工夫的找到了那疑似周官的院子。
张宝一个眼神,兄弟们马上呈战斗队形散开,全身戒备站定在了门外。
可随后,王保才刚刚以短匕伸入门缝内撬动门栓,便听院内一声低喝,“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