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侯云策说起在马车上装弩,郭炯道:“据古书上记载,战国时就有连弩车,可进可退,行动便捷,车上驾十二石大弩,每弩一发七支箭,中矢为主矢略大,两边各三矢略小,可射七百步,中处墙倒城摧,势不可挡。还有,大武朝和契丹人打仗之时,还用牛拉着车弩参加远征。大武人将绞绳与车轴钩连,行进就可上弦,效率极高,车弩装置着一张张拉力八百多公斤的巨弩,也有七个发射槽,最远射程超过二千多米,中间槽所用的箭有一米多长。”
侯云策对战国连弩很感兴趣,问道:“不知这战国连弩失传没有?”
郭炯道:“战国连弩已经失传很久了,我曾听姜晖说起过,西蜀军中有类似于战国连弩的弩弓,据说是盗墓贼挖开古墓后发现里面保存完好的战国连弩,高价被一名西蜀工匠获得,西蜀人多喜欢奇技混巧,不仅仿制出来战国连弩,还结合诸葛连弩特点,制成西蜀连弩。据姜晖说过,这种连弩曾经装备在西蜀军中,和大蕃人打仗的时候,西蜀连弩曾让大蕃人吃尽了苦头。”
张城道:“我曾经仿制过诸葛连弩,并不成功。既然熊营有人见过,我们去瞧一瞧。”
王楠、张城、李宁和赵保同时出现在营地,很快进入侯云策营房。由于黑雕军一直在扩张,有人进入很正常。郭炯是侯云策嫡系,很快意识到这四人不同寻常,虽然职务不高,却能进入书房,显然极获云帅信任。
果然,当张城提出到熊营之后,侯云策马上采纳。
熊营位于灵州城外的老塑方军营,姜晖是熊营都指挥使,周青是熊营副都指挥使,侯云策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到熊营视察,道:“我们今天中午就在熊营吃饭,听听姜晖讲讲西西蜀连弩。这个姜晖嘴巴最馋,听说赵大掌柜送了一个成都府厨师,我们也去尝尝鲜。”
郭炯听说要到熊营去,心知自已今天见不成白霜华了,不禁有一丝懊恼。
一行人走出了马车作坊,侯云策看了看有些阴沉天气,对郭炯道:“城外官道定有积雪,莫把风的腿骨冻伤了,还是先回府换上风之子。”
郭炯知道侯云策和战马“风”的感情,有些感慨地道:“在沧州之时,风还是那么龙精虎猛。四年时间说短亦短,说长亦长,风已成为一匹老马了。”
灵州城是一座边城,城内居民以中原人为主,原来还有一些党项人。因为在房当明攻城战中,城内党项人做了房当军地内应,冯继业大怒之下把所以党项人全部驱逐出了灵州城。连带着少量的大蕃人也受到拖累,被迫逃离家园。现在灵州城内,除了经商的胡人以外,是清一色的中原人。
侯云策到灵州的时间不过数月,出行之时甚为低调,多数时间只有封沙、罗青松等数人跟随,而且冬季天气寒冷。城内百姓习惯于窝在屋内“猫”冬,甚少在街道上走动。城内认识侯云策的并不多,而郭炯狮营因为驻守在城内,常常带兵出城拉练,城内百姓反而有不少认识郭炯。
侯云策和郭炯骑着马并肩走在灵州地大街上,街道上也有眼尖百姓认出了狮营郭将军。虽说街道足以让骑兵正常通过,他们仍然侧身拱手,恭迎骑着高头大马的郭将军。黑雕军伙食好、薪饷高、军纪严,又为老军士们解决了家庭问题,狮营进入灵州城半年来,甚少扰民,城中百姓对郭炯尊敬确实是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