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太监很快就辅上了书桌和文房四宝,林荣想了想,吩咐道:“朕素喜曹公之诗。你就书一首《龟虽寿》吧。”
陈子腾站在书桌旁,抬头望着天空,把《龟虽寿》在心中默背一遍,然后一边吟诵一边书写:“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侯云策听到林荣选了一首《龟虽寿》,心中又泛起一丝莫名其妙的预感。
陈子腾一挥而就,其笔力险劲,确有欧阳询之风骨。整幅字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
林荣站在桌旁,细细品味着其间意境,等到字迹干透,林荣对一旁地太监道:“把这幅字裱好,挂到广政殿。”
林荣颇为欣赏地看了一眼陈子腾,对侯云策道:“陈郎算得上一代书法大家,朕不能让其逸落在民间,就让陈郎进翰林院,明年春季开科之时,再去参加考试。”
今日进园的都是皇亲国戚,但是并非所有的皇亲国戚都是如侯云策、张永德、李重进这样地高官,有好几位皇亲是读书人,虽是皇亲,却因为屡试不中,身份不正,只做到区区五、六品的小官,他们听见林荣这样安排,知道陈子腾铁定是明年春季的新科进士,前途自是不可限量,脸上都露出了羡慕之色。
福元殿用过午餐,李重进等人就散去,赵英仍在六妹赵贵妃宫中,林荣就把侯云策一人留在福元殿。两人随意聊了一会,林荣脸色慢慢严肃起来,道:“福元殿不是议事之地,侯郎跟朕到广政殿去。”
广政殿是林荣私下议政之地,类似于侯云策的书房,只不过规模气度是小小书房所不能比,侯云策听到林荣邀请他到广政殿,大脑立刻开始飞快地运转:林荣有何要事,就不能在福元殿商议,而非要一本正经地到广政殿商议?
来到广政殿,气氛较福元殿为之一变,虽然花草相仿,可是来来往往的太监和亲卫都面色严肃,不敢带一丝一毫地笑意,林荣更是收敛了笑容,闷声不响地在前面走。
王朴在殿内等候多时,看到林荣走进来,赶快站了起来。
三人坐定,林荣开门见山地道:“秋猎之事,应该有一个说法了,今日招两位来,就是拿出来一个具体方案。”
侯云策和王朴都没有说话。
林荣指着侯云策道:“侯郎是当朝宰相,又曾是节制一方的大员,你说此事如何了结?”
当日王朴在郊外所说地话,这一段时间经常在侯云策脑海中回荡,侯云策不断地置换角色,站在林荣的角度思考问题:若我是林荣,面临大武内乱后留下来武人当道的局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军力的情况之下,削减军中重将的权力。禁军虽然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部,可是这两部实力极为雄厚,侍卫司虽然几经整训,仍有六万余人,实力之强令任何的君主都要天然地生起防范之心,看来林荣是想借刺客之事改变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