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林语刚把火炮的正式名字写下,后脚,石玲就伸出大拇指,不停地发出赞叹
“不错不错,若雷,其声若雷,其光迅捷,威力无穷。”
“好名字,小鱼子你不愧是读过大学,读过研究生的人,取的名字就是好,就是和我们不一样。”
“可是你为什么后面要带上一个01?是用来表示这是基础型号吗?”
“我记得我们的装备序列,一般都是按照这款武器的项目启动年限来命名。”
“你取这么一个怪模怪样的名字,是不是不太好?”
如同山洪暴发一样的问题,让林语想起了一个笑话。
一个女人等于500只鸭子。
将桌上的钢笔收好,放回笔筒,他这才指着若雷两个字说道
“火炮若雷霆,火箭如飞羽,出自清代诗人朱煌平夷即事,说的是道光年间,也就是1841年发生在舟山群岛,英格兰人因为鸦片战争发起的第二次定海之战。”
“他诗词里面写得很好,夷舟力不支,俨如鱼游釜,夷匪皆成擒,夷首可就俯,战功铭鼎钟,名可同吉甫。”
“但这场战役,在清政府这边,算是惨败。”
“总兵王锡朋、郑国鸿、葛云飞等战死,其他士兵伤亡无数。”
“然后英格兰人仅死2人,伤27人。”
“这炮是要给中东老乡的,中东老乡的地盘上,不缺英格兰人,把这大炮给他们留个念想也好。”
“哦!”石玲眼睛一亮,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但是看着她的眼睛,林语就知道,她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这些历史,需要进行脉络性整理,才会知道前因后果。
至于自己为什么会知道,是因为高俊这个实验团的团长,有事没事,就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战争案例。
第二次定海之战,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被英格兰人,用少量的陆军,穿插到侧翼,左右受敌,然后导致失败。
一想到这个战役,林语就想到了高俊,想到高俊的那张脸,林语的念头又变得不通达了。
双手按住脸,揉搓一下,强行提了一下神,这才对着石玲问道“高俊高团长呢?”
话题突然从火炮跳到高俊身上,石玲站在原地,想了许久,才终于想起高俊是谁。
想起对方的身份,她眉头也跟着皱起,许久,才回答道
“高团长?如果我没记错,他应该是去卫星中心那边了。”
“卫星中心的厂房已经建好了,然后雷达组和卫星研究小组的人,这段时间一直在那边。”
“好像是在跟进研究所的装修,毕竟要用的东西很多,现在能空余出一些东西来,到时候不用那么麻烦。”
“然后他就跟过去了,还说是要去搞什么防干扰雷达。”
经过这么一提醒,林语也反应了过来,卫星研究中心,主要是几个大厂房,再加一些研究员居住的宿舍和实验室。
这些都是大框架结构,施工难度在建筑中,几乎是最低的,再加上钱给的够,建造速度就非常快。
几个月的时间,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