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刚到家里,大喇叭通知全体村民开会的声音就在村里回响起来。
第二天早上,李好和余芳两人一早就赶来了。
昨晚回去,他们收菌子这件事情办的很好,被李丽夸奖了一番,月底还有奖金。
于是今天他们一大早就来了,生怕昨晚有些村民们还有菌子没卖。
张建文吃了早饭,就到东篱院子找王华去了。
王华听完整件事情以后,非常爽快的答应下来,并且主动提出只收些成本价和材料费。
他在这里待了那么久,早就把自己看做村里的一份子了。
但是张建文拒绝了,觉得该收多少就收多少,毕竟王华在这里就是开门做买卖的,要是让人家亏着本干活他自己就过不去。
下午,村口又热闹了起来,李好跟余芳在收菌子,张建文在带着王华给菌子拍照。
晚上吃完晚饭,大家如约来到村里的晒谷场上,这里早已人山人海。
因为不光村里的村民们过来,就连东篱院子的租户们也来了。
昨晚大喇叭的声音他们全都听得到,这会儿在家里根本没事,全都跑来凑热闹。
时间一到,张建文就开始说事。
才刚说完,就有人不解的问道:“村长,有必要这么麻烦吗?咱们就紧着认得到的捡不就行了。”
“说是这么说,但是大家都会这么做吗?咱们村这几年的确是没有人出现吃菌子出事,但是周遭的其他寨子里吃菌子被毒死的人不是没有,五角庄的老王头认识的菌子比你们的多吧,比大明子他爷还要厉害,但上个月他家里不是也有人吃毒菌子没了,有些菌子,样子长得是很像的,你们可能觉得认识,但它就是吃不得,这种时候如何分辨就非常重要,再说了,你能认得什么菌子能吃什么不能吃,那你家里的其他人呢,或者其他的村民也能认得吗?”
张建文费七八力的说了半天,然后双手一摊:“话我说完了,大家愿意配合的,那就进山的时候捎带个眼子,不愿意的我也不强求。”
他也不会多说,村子里人多了,能听进去的肯定不少,根本不用强制。
“没有的事村长,我们肯定会尽量去做的,这又不是什么费力的事情。”
听到张建文那么说,刚才那人赶紧开口解释,生怕晚了落的个不合群的名声。
毕竟这件事有用没用先不说,但确确实实是村里对大家的好意。
随后的几天里,进山捡菌子的村民,带回来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毒菌子,样式比之前拍的那些可食用菌子还要多。
张安顿时感叹道,还是人多力量大,这么些毒菌子要是让他一个人去找,估计得费不少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这么多。
不过村里那么多人去翻山,经历了这么几天,王华这里能收到的新菌子越来越少,他就开始动手制作册子。
册子里的每一页都是一种菌子,除了照片和名字之外,还记录了有毒没毒,能不能食用,如何分辨等等。
光是这一长串的资料,就花了不少时间来整理,在这期间,张建文还找了不少人去一起辨认。
也不知道是村里的大伙儿认知丰富,还是说没被人找到,这么多天过去,村里人硬是没有带回来一朵大家都不认识的菌子。
不过张安觉得,肯定是没有被发现,毕竟山里那么大,不是短时间就能翻遍的,所以等到以后找到了再往里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