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赵简说的简单。
但是这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十分复杂。
激光武器和‘等离子体电磁脉冲防御护盾’就不说了。
单单是强效应电磁脉冲装甲中用到的技术就足够复杂了。
想要形成强效应磁场,只有两块板子和高低电压是肯定不行的。
这其中的有更复杂的设计。
只是赵简知道自己说了徐铁功也听不懂。
所以索性就没有解释这方面。
另一边,徐铁功听了赵简的话,默默地点了点头。
赵简说的这三点的确都在理。
首先就是质量问题。
传统装甲是依靠自身材料强度来防御攻击的。
就拿坦克来说吧,十几吨那都算是轻的了。
这其中固然有弹药、发动机等的因素在内。
但是更多的则是外部装甲。
一般来说,装甲越厚,坦克质量就越大。
相对应的坦克机动性就变得很差。
而且坦克在战场上是一个攻坚角色,要面对各种复杂地形。
所以各国的坦克在设计上都是在防御与机动方面尽量做到平衡。
否则你防御够了,但是机动性不够,那在战场上不就是活靶子吗?
反之,你机动性强防御力不够,那也是脆皮。
毕竟你机动性再强,能强过反坦克导弹吗?
显然不能的!
如果赵简说的这个强效应电磁脉冲装甲能在解决坦克装甲防御力的同时,还能释放坦克的机动性。
那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个问题本质上还是防御力问题。
你的坦克想要机动性,那就必须牺牲一部分防御力。
这就导致穿甲弹对坦克的威胁大大提升了。
穿甲弹都是有破甲弹头的,就类似于箭鱼的头一样。
这种设计造就了穿甲弹无与伦比的破甲能力。
传统装甲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普通炮弹。
但是在穿甲弹面前就有些不够看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坦克在自身装甲的基础上,还要披上一层复合装甲板的原因。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御穿甲弹的。
但是复合装甲板虽然提升了坦克的防御力和生存概率。
但也降低了坦克的机动性。
并且复合装甲板完全就是一次性用品,被炸了就要补上。
成本也太高。反观赵简说的强效应电磁脉冲装甲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