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斋。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越国而问,谓老者自有事越出他国,他国问之也。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三赐不及车马,若以谓有辞逊之心,而终必受之,则虽不为人子,不害辞逊。若以为人子则辞逊而不敢受,则舜亦人子,而未尝辞百官、牛羊、仓廪之奉也。车服、爵命,所以序功德。天下之公义,古今之达礼,苟当其功,苟称其德,虽人子弟有辞逊之心,而终必不敢不受以申其逊弟之志者,不以小廉小逊害天下之大公也。凡礼有辞逊之文者,以难进易退为道也。辞逊自是君子之常,岂系为人子哉?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心存于父者,见父之执犹父也。则其进退对问之际,安得不如此!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
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幼子常视母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