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蠢货,非要站出来,在这些事情上和朱元璋进行掰扯。
现在好了吧?
让方才的大好局面,出现了一些松动!
这再让他继续说下去,弄不好要满盘皆输了!
胡惟庸觉得,还是不在这些事儿上多说。
接着贯穿之前的策略,积极认错的好。
要把大事往小了说。
“陛下,这些人的行为固然可恨,但是自我大明立国以来,确实也没有过任何的规定说过,使用这些是大罪,不能如此做。
这些是臣等,以及法司等人的疏忽。
在今日之后,臣和相关之人,立刻做出相关的安排,把这个漏洞给堵上。
作出明确的规定来。
这样的话,便可防止后续再有人作奸犯科。
今后再有人敢如此做,统统从重发落。
该革职的革职,该抄家的抄家
但此番这些人,都是因循旧例,陛下治理天下,肯定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不能不教而诛”
胡惟庸这个时候,又一次显示出来了他这个丞相的担当。
朱元璋看着胡惟庸,面色铁青。
太子也同样是显得气愤。
毕竟在此之前,胡惟庸这狗东西,可是表明了在这次的事情上,要站到父皇这边,共同出力,来对付李善长。
结果现在倒好,真到了事情上了,自己这边抓到了这些人的把柄,
他胡惟庸这个狗东西,竟是直接反水!
居然还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公然的维护那些官员。
当真该死的!
之前怎么没有发现,胡惟庸这狗东西,有这么大的胆子?
看看在那里,一副义正词严的,给这些官员们开脱的胡惟庸。
朱标想想自己父皇所说的、他所看到的未来里,胡惟庸这家伙造了反,被父皇砍了全家的事。
以及此时父皇已经是动了废丞相,废中书省的念头,就觉得胡惟庸死的是真不冤。
这等跋扈之人,确实该这样对付。
原本朱标对于自己爹,升起废除中书省,废除丞相的心思,一直是有些担忧,不太赞同。
觉得这事儿,着实有些太大了。
这中书省的存在,也能够为皇帝减轻很多的政务压力。
在今日,见识到了胡惟庸这个当丞相,如何出尔反尔,直接反水站到百官那边之后。
这样的想法,一下子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他觉得,自己父皇升起那样的心思来,倒也并不是不可以。
这丞相,还有中书省,对于皇权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一些事情上时,他们看起来是听皇帝的话。
可一旦涉及到了他们本身的利益,便会天然的和皇帝站到对立面去。
看起来一个个都老老实实,恭恭敬敬。
可实际上心里面,却打着诸多的主意。
做出来的事儿,也特别的大胆!
在这悄然之间,朱标这个太子的想法,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原本因为宋濂等人不断灌输的缘故,太子朱标对于众多官员们,还是有些很多好感的。
并且也对宋濂所说的三代之治,等这些很是向往。
可是现在,他内心里面的不少想法,都已经发生了转变。
只能说这对于这些人而言,其实这才是一个最大的损失。
随着胡惟庸的开口,户部尚书李泰,还有其余的一些人纷纷跟进,
又一次把赛道,给重新拉回到了不能不教而诛这件事情上。
而之前开口道户部侍郎,张耿忠,在经过了试探后,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说法的愚蠢之处。
所以也一下子变得明智了起来。
闭口再不说那些试图蒙混过关的话。
不和朱元璋多进行争论。
不然争论的越多,错的越多。
于是,事情很快又回到了之前的节奏上。
朱元璋因为张耿忠这样一个蠢货跳出来,而取得的一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