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太女褪去了几分稚气,眉宇间是初担大任的沉稳,看向身侧新人时,眼底漾开的温柔不知迷倒了多少好儿郎。
“礼成——!”
随着礼官高亢悠长的唱喏,太极殿内外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朝贺。
典礼后的宫宴自是觥筹交错,一派祥和。
云洛曦端着酒杯,看着上首已开始以“本宫”自称、与朝臣应对自如的云挽歌,心中感慨万千。那个曾怯生生拉着她衣袖的小丫头,终究是长大了,稳稳接过了这万里江山最重的担子。
她侧过头,正对上萧霁言望过来的目光,云洛曦赶紧隔空对着他抛了个媚眼,男人有一瞬的羞涩,紧接着心中像被什么填的满满的,酸酸胀胀,泛滥成灾。
喧嚣落尽,日子复归宣王府的轨道。
昭华和羲和到了正式开蒙的年纪。
只不过……
云昭华长成了王府乃至京城都赫赫有名的小霸王,继承了娘亲的明艳张扬和一身“混不吝”的皮劲儿,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追鸡撵狗无所不能,偏生嘴甜又机灵,闯了祸就往皇祖母或者太女小姨身后一躲,让人又爱又恨。
然而,崇文书院素以学风严谨、规矩森严着称。
担任启蒙的夫子是一位姓周的老学究,四十来岁,却面容古板,最重“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对“晨诵读经”更是看得比天还大。
第一堂课,周夫子手持戒尺,领着十几个开蒙的小豆丁,摇头晃脑地诵读《三字经》。
云羲和坐得笔直,小嘴认真地跟着念诵,吐字清晰。云昭华起初还觉得新鲜,跟着念了几句,但很快就被窗外枝头跳跃的小鸟吸引了注意力,小脑袋开始不受控制地左顾右盼。
“云昭华!”周夫子戒尺“啪”地一声敲在云昭华面前的案几上,声音严厉,“目无师长,东张西望!《三字经》第一句,背来!”
云昭华吓了一跳,猛地回神,看着夫子严肃的脸,她却丝毫不怕,字正腔圆,一气呵成,半点儿磕绊都没有。背完了,她还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无辜地看着周夫子。
周夫子脸上的严厉稍稍缓和,但戒尺依然敲了敲桌面:"记性不错,但规矩不可废。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听到了吗?”
“听到了。”
云昭华得意地坐下,还偷偷冲旁边一脸紧张的弟弟做了个鬼脸。云羲和松了口气,小手在桌下悄悄给姐姐竖了个大拇指。
坐在后排的陈明珠看着这一幕,胖乎乎的小脸皱成一团,又是羡慕又是不服气。她最讨厌背书了!
崇文书院的日子,对云昭华而言,新鲜感过后便是无形的枷锁。最让她“看不顺眼”的,是坐她斜后方的陈明珠——大将军陈老元帅的嫡孙女。
陈明珠生得圆润健壮,性子也直来直去,最烦那些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但每次见到云昭华轻轻松松背完文章,下课之后总要阴阳怪气两句。
云昭华自然不会让着她,两人时常斗嘴,谁也看不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