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
陈青兕与萧妙宸感情和谐,相互信任,常与她分享一些朝堂上的事情,苏定方这事亦不例外。
萧妙宸听出了陈青兕对于苏定方的敬重惋惜,说道:“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愿。苏邢公如此,在江南的席都尉亦是如此。记得郎君曾说有机会会向朝廷举荐,也不知这机会何时能来。”
陈青兕并没有忘记席君买的事情,只是他不方便推荐。
他现在是个文官文臣,手上多了得人脉也是文人为主,在非合适的时情推荐一个武将,对彼此双方都没有好处。
“夫人放心,席都尉的事情,为夫记着呢,机会也快来了。”
席君买是陇右人,在陇右当的兵,平生巅峰之战就是在吐谷浑内打响,在吐谷浑有不小的威望,现今陇右、吐谷浑都缺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只是如何开口,这个需要等个机会。
萧妙宸也不再说了,她怕陈青兕忘记此事,想着提醒一下,见他自有盘算,自不细问,
陈青兕怀中的小家伙本来乖乖的,完全没由来的,大哭起来。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不再多谈。
这是小家伙闹觉,让你哄着他睡觉的意思。
第二日,在东宫公干的陈青兕得到了李治的召见。
依旧是承庆殿
东宫离承庆殿不远,陈青兕抵达大殿的时候,殿内只有李治与任雅相两人。
李治看陈青兕的目光充满了欣慰器重,此番青海战事能够如此收场,在他这位皇帝眼中陈青兕才是功劳最大的一个,比苏定方更大。
没有陈青兕对吐蕃的深入研究,他们不会察觉吐蕃竟有如此野心。如果没有陈青兕的坚持,苏定方也不会出现在青海的战场上。
到时候两路大军的覆灭,李绩带病出征,将会是什么结果,一切都未可知。
尽管除了苏定方,没有人能够在那种情况下抵定战局,可陈青兕依旧是李治心中无可动摇的首功人选。
至于任雅相,则是一脸尴尬。
当初他们在这里怼陈青兕,怼的有多狠,这个时候,就有多难受。
任雅相怎么也想不到会被陈青兕抽脸抽得那么狠。
两路大军,没有一路获胜的,还得靠对方的后手,才能扭转局势,不然这次他们可难辞其咎。
故而对于陈青兕,任雅相是又尴尬,又感激。
他刚刚因军功入相不满五个月,结果就遇到这种重大失误,这相位哪里坐得稳?
难受。
很快第三人来了。
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姜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