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之特别敬重,挑不出半点毛病。
陈青兕也知道姜恪不喜他,不说是他,任何一个上司,面对一个能够直接跟老板对上话,能力强,驾驭不了,又有大老板罩着的下属,任谁都会不喜。
陈青兕敬他,却也不去他跟前惹眼,只是一心干自己的事情。
姜恪此番派人咨询,陈青兕也不藏着掖着,认真的看了起来,说道:“吐蕃在这方面还是很有诚意的,给出的条件很优渥”
他估算了一下,用红笔在公文上写下了一串数字,说道:“以赞悉若多布的首级换取梁建方将军的遗体,这个没有问题。至于战俘,这是底线,让礼部去谈,越多越好,但不能少于这些。少过这数字,他们谈妥了,我们都不认。”
他说着将公文递给了张铭。
张铭接过一看,微不可察的露出认同之色。
他这个兵部主事在兵部干了多年,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练出了一身的本事,相比因军功晋升的姜恪,他的能力反而强些。
姜恪之前也给了一个答案,在他看来是有些保守了。
陈青兕给的数字就很合适。
张铭将公文上交给了姜恪。
姜恪看着陈青兕给的结果,怔了怔,说道:“你怎么看的?”
张铭一时间不好开口,他可不像陈青兕那样,有皇帝撑腰。
姜恪道:“直说便是,不怪伱。”
张铭道:“陈侍郎更为妥当一些。”
姜恪挠了挠头,并不奇怪。
姜恪不喜陈青兕,陈青兕也没有在他面前转悠,他本乐得如此。
同在兵部,各过各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姜恪察觉了不对,陈青兕行政水平极高,兵部的工作,信手而来,有效率还干的出色。
相较之下,自己这个尚书处理事务的水平,明显要逊色许多。
以至于兵部的公文有些泾渭分明。
议政厅的人收到兵部的公文,能够一眼看出那些是陈青兕处理的,哪些是他姜恪处理的。
得知这情况后,姜恪选择了放弃:比不过,又不能穿小鞋,与其给他比下去,不如老实的利用他的能力,免得将颜面丢到议政厅里去。
姜恪很无奈的说道:“那就按照陈侍郎的提议来吧!”
陈青兕那边却有些陷入了沉思。
自从赤玛洛拜访他之后,陈青兕一直在思考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