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次不听他之言,险些导致青海溃败,全靠苏定方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即便是苏定方,也是陈青兕提议的后手
“好!便依爱卿,朕便等上一等。”
向来独断专行的李治,这一次很难得的选择了妥协。
相比自己的急切,在这一刻,他选择相信陈青兕的战略预判。
他压下那一点点的不甘,继续散步,说道:“那爱卿觉得何时出兵为好?”
陈青兕接话道:“至少等百济内部势力浮出水面,让百济无力或无心反抗之后,方可出兵。至于何时,那就得看房都护的了。”
李治听到这里,忽然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便应该派遣陈青兕去了。
房仁裕确实是文武双全,但李治很清楚,他的文武双全,都要逊色陈青兕不少。
当然他也没有后悔,他相信房仁裕也有抵定百济的能力,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
两人针对海东之事又聊了一会儿,直至快到后苑,李治方才顿住脚步。
在分别前,他突然说道:“太子那边,爱卿若是有空,可以多多走动。太子年少,有许多不足之处,爱卿当多履行谕德之责。”
陈青兕立刻应诺。
独自走在出宫的路上,陈青兕回想着这一路散步的点点滴滴,也渐渐明白李治已经开始动托孤的想法了。
李治身体出现了异样,并未对外宣传。可这种事情只能瞒住
当然陈青兕知道,李治远比他想象的能活,还能熬上十几二十年,可他本人不知道,这风疾一发作,头晕目眩甚至眼前一片漆黑,真就跟要死了一样。提前做些准备,也是情理之中的。
对于李治的托付,陈青兕自然要有所表示。
在李治开口之前,李弘、武皇后都有过类似的话,但陈青兕都无视了,作为一个兵部侍郎,清流党的魁首,跟太子走的近,并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唐朝拒绝立刻出兵高句丽的消息通过国书,传到了新罗。
新罗国都金城。
新罗王金春秋与大上等金庾信正在商议此事,王太子金法敏在一旁静听。
新罗王金春秋一脸疲态的躺在床榻之上,眼眸中透着几分恼怒,还有不甘。
他的声音浑厚,却透着几分无力。
“如此说来,唐廷是不打算出兵了?”
金庾信看着已入暮年的君王,无奈的说道:“唐廷天子已经回话,说他们的粮草受海风袭击,倾覆大半,后勤吃紧,待他们重整旗鼓,然后再定出征计划。但依老臣之见,他们这是在安抚我们,好趁机在百济收心。在百济未归附之前,他们应该不会轻易出兵。”
金春秋带着几分颓废的道:“如此说来,我是没有机会见到高句丽覆灭,没有机会见到我新罗一统海东。”
他说完一阵咳嗽。
金庾信看着上首的君上,心中暗恨,却也无可奈何。
“可恶!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