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盾手皆半蹲在地,劲弩从他们头上呼啸而过。
同一时间,骑兵队也跟着行动。
虽然没有真正的敌人,但是长盾、刀盾、长枪、弓箭、弩手、骑兵之间的配合,让他叹为观止。
黑齿常之左右看一眼,发现似乎只有自己受到刺激,其他如刘仁轨、赵持满、程伯献都是略微激动,并没有多少波澜,至于陈青兕这位百济熊津州的大都督最是淡定,一点额外的反应都没有。
难不成,唐军都是这水准?
黑齿常之喉间上下微动,有些惊惧。
其实他这么想一点也没错。
唐军的训练方式源于大唐军神李靖留传下来的战阵之法。
唐以前历朝军队大多都归于将帅直辖,他们或是私人曲部,或是宗族部队,直到大唐改良并推行府兵制,将将帅与兵卒脱离,兵卒尽皆归于国家,由地方府兵统一管理,统一训练。
这规范化的训练,训练方式也有了变化。不再是单兵种的独自训练刺杀列阵,而是训练全兵种混合作战。
李靖将兵卒分为跳荡兵、奇兵、战锋队、弩手、弓箭手、马军等部,跳荡兵为用来对付敌军的主力突击部队。奇兵作为预备兵,与骑兵混合编组,作为跳荡兵的后备力量展开反击,与跳荡兵和奇兵配合作战的还有弩手、弓箭手……
总得来说,唐军已经在李靖天才的构思下,形成整体战术的变革,唐军出战便是一个完整的作战团队。
可攻可守,可进可退。
这也是唐军这阶段,唐军无敌天下的缘由。
不只是装备,整体的军队制度都领先于这个时代。
陈青兕看着唐军诸部列阵的方位,突然道:“程都督,这前后二阵、左右一阵,排列的位置像极了六瓣,这就是李卫公的六阵?”
程名振眼中闪过一丝敬意,颔首道:“正是六阵,我军常以此阵训练,以此阵对敌,至今未逢一败。”
他语气中充满了骄傲自豪。
陈青兕也微微颔首,这段时间他在兵部,日夜苦学,对于兵事已有一定了解。
六阵将诸多兵卒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又非一成不变,能够灵活的依靠兵种间的特点来应对各种情况。
理论上这阵可以应对一切情况,当然也只是理论。
真遇到恶战的时候,将帅的指挥与兵种间的配合,肯定不会如此流畅自然的。
因故要做到无往不利,非常考验将帅的能力,以及兵卒自我水平。
且不闻三三制战法在子弟兵手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其他人手上却如东施效颦。
陈青兕瞄了一眼黑齿常之,见他表情复杂,却也知道目的达到了。
一行人留在军营里用膳,都是尚武的汉子,相互熟络之后,相约在校场上比试骑马射箭。
陈青兕也见识到了薛仁贵的厉害。
赵持满在史书上号称力搏虎,走奔马,黑齿常之也是赫赫有名的虎将,但他们无一人能在薛仁贵手上走过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