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兕道:“说说看?”
金庾信既然敢将人送来,那肯定问不出来什么的,也懒得耗费心神。
痛定思痛,金庾信最终选择退而自保,放下新罗三代夙愿,五十年谋划。
对于促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金庾信自是服气。
金庾信也没有异议,他这并不是敷衍陈青兕。新罗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一部分不服新罗改革的,他们暗中培养实力,为了累积实力,私卖盐粮等物资。
让金庾信一度动了殊死一搏的念头
他说着,又拍着胸口道:“大都督,对于此事,我家大王也异常愧疚。为此他特地让老夫向大都督承诺,不会再有下次。我新罗是大唐的属国,决不相负。大都督若有兵事需要我新罗出力,新罗上下四万六千兵马都愿意听从号令。不过,我家大王有一个请求”
金庾信道:“高句丽与我新罗有血海之仇,他们倚仗自身强势,多次入侵我国,辱我君王,杀我国民,此仇此恨,不共戴天。他日朝廷征伐高句丽时,我新罗请为先锋。不求一寸土地,只为血洗前耻。”
金庾信摇头道:“都一半老骨头了,哪有资格当此赞誉。大都督,某此来是向大都督请罪的”
陈青兕并没有上前搀扶,而是笑着问道:“上大等何罪之有?”
金庾信态度诚恳。
即便没有审问,陈青兕都知道,金庾信交给他的多半是蛀虫。
金庾信赶忙道谢:“大都督宽宏大量,老夫谢大都督体谅我等小国的难处。”
金庾信确实送来了一个卖物资给百济叛军的贵族。
金庾信自陈青兕出现在百济以后,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尽管不想承认,却也明白,背后有大唐的陈青兕不是他们任何一人可以对付的,继续犟下去,只有国除一路。
陈青兕眯着眼看着金庾信。
新罗在历史上确实笑到了最后,利用唐军为吐蕃牵扯的弱点,统一海东半岛。
只要操作得当,唐廷是不会为了“鸡肋”跟新罗死磕,放弃西边的利益的。
海东半岛的存在,与大唐未来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但就在这念头越来越强烈的时候,金庾信骇然发现唐军已经对他们呈现半包围之势。
如果不是新罗高句丽一样,核心城池依山而建,易守难攻,担心唐军在东北付出太多,给予吐蕃过多的时间,真有将他们一并覆灭的念头。
让金庾信作出这种改变的自然是陈青兕
面对高句丽的劝说,金庾信一反常态放下了新罗三代执念,力荐新王金法敏将高句丽使者的脑袋献给李治,重新拥抱唐廷大腿。
陈青兕看出来了,新罗、金庾信这是真的投了。
这一瞬间,陈青兕对于面前这个老头竟然生出了些许敬意。这拥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值得佩服,但能够放下执念,在最关键的时候,有魄力放下,却也是一种勇气。
陈青兕笑道:“此事,在下做不得主,但贵国大王的心意,在下会向陛下禀明,一切由陛下决断。”
金庾信作揖道了一声多谢,他说着神色一松,笑道:“国事说罢,老夫还有一事想求大都督相助?”
陈青兕道:“上大等直说。”
金庾信道:“老夫最近胸闷气短,前些日子,甚至无故晕厥,我新罗所有大夫皆无计可施。听说大唐神医有白骨生肌、起死回生之能。却不知大都督是否有认识的名医,能够替老夫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