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随后还是好言宽慰李密道:
“魏公不必担忧,虽说如今形势对我们瓦岗军很是不利,但也并非毫无反败为胜的希望。”
听到祖君彦说有反败为胜的希望,李密不由精神一振,连忙追问祖君彦道:
“如此说来,先生有办法可解瓦岗眼下的危局。”
祖君彦点了点头,随即沉声道:
“魏公,依臣之见,希望就在关中的李渊身上。”
“李渊?”
李密闻言不由眉头微微一皱,显然有些不明白祖君彦的意思:
“先生此话怎讲?”
祖君彦淡淡一笑:
“如今魏公虽说经历虎牢关之败,丢失了黎阳仓、回洛仓和兴洛仓,但金墉城中尚有十万兵马,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只要能说服李渊从潼关出兵,牵制住洛阳的隋军,仅凭秦昇的一万多兵马,很难攻得下金墉城。”
李密闻言不由眼前一亮。
对呀,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秦昇兵少,又以骑兵为主,想要攻下有十万瓦岗军镇守的金墉城无异于是白日做梦。
只要李渊能够出兵牵制住王世充,金墉城便可高枕无忧。
但问题是,虽说李渊之前频繁来信交好自己,与自己称兄道弟,可那是因为自己兵多将广,让李渊不得不忌惮。
如今自己一败再败,手中只剩下了十万兵马,李渊是否还愿意出兵帮助自己,可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祖君彦似乎一眼看出了李密心中的顾虑,当即自信一笑道:
“其实想要李渊出兵相助很简单,只要魏公愿意放下身段,对小皇帝杨侑称臣就好了。”
“对杨侑称臣?”
李密闻言再次皱了皱眉头:
“可我怎么听说真正的杨侑早就被秦昇带去了江都交给了杨广,如今大兴宫的杨侑是李渊找人假冒的。”
祖君彦不由笑了:
“正是因为这个杨侑身份存疑,所以除了李渊没有任何人承认这个小皇帝,若是魏公愿意对他称臣,无疑会大大增加他的可信度。
臣想李渊也会乐得投桃报李,兵出潼关帮魏公解围。
至于这个杨侑到底是真是假,跟魏公和我们瓦岗军又有什么关系呢?”
“先生所言极是!”
李密听完便不再有任何顾虑,反而暗暗自嘲自己当真是病久了,脑袋都快锈住了,竟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通透。
“那就劳烦先生替我跑一趟长安,说服李渊出兵相助,救瓦岗军于水火。
事成之后,我李密绝不亏待先生!”
“愿为魏公效命!”
祖君彦又是躬身重重一拜,随即又想到什么,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即使臣能说服李渊,但援军也需要一些时日,请魏公在此之前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金墉城。”
“先生尽管放心去吧!”
李密闻言不由冷笑一声:
“我会严令城中将士坚守不出,固守待援,看秦昇区区一万多人能耐金墉城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