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的要求在他脑中反复盘旋。
他用精密的模具和特殊的冷却技法,指挥着匠人小心翼翼地浇铸出炮管的粗胚。
每一门炮的粗胚都沉重异常,透着狰狞的力量感。
另一个工棚内,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匠人正围着几张复杂的图纸争论。
他们从西洋听说有种技术——膛线。
说炮管内刻上膛线,能让炮弹旋转,飞得更稳、更远、更准!
这简直是颠覆性的想法。匠人们最初难以置信,但反复推演和模拟后,眼神逐渐狂热起来。
他们开始尝试用最坚韧的钢材,手工打造特殊的膛线拉刀,准备在炮管内壁刻螺旋纹路。
庞轩则负责火药工坊。
他深知,炮射程的关键不仅在于炮本身,更在于火药!
他亲自监督硝石的提纯、硫磺的精炼、木炭的配比与研磨。
借鉴了墨莲带来的江湖秘方和一些墨离改良的提纯手段,他们尝试着制作颗粒更均匀、燃烧更猛烈、更稳定的新式火药。
周通带着亲卫日夜巡视,严格执行保密条例,对所有试图窥探技术的人,无论背景,一律拿下严审。他那凶悍的眼神和魁梧的身材,就是炮厂安全最直观的保障。
龙骨铺设顺利,但要将如此庞大的船体建造得足够坚固、平衡,并在海上保持稳定和机动性,对结构和工艺的要求是空前的。
陈老海时常皱着眉头,为了解决一个应力结构问题而彻夜不眠。
?
膛线的刻画极其艰难,初期拉刀损毁率极高。
浇铸出的炮管粗胚在后续的钻孔、打磨过程中也频频出现沙眼、裂纹等问题,废品率惊人。
云州的铜在源源不断地消耗,但合格的炮管产出缓慢。
方亭的压力巨大。
第一艘巨舰的龙骨和部分肋骨成功拼接,巍峨的轮廓已初具雏形,让所有见到它的人都感到震撼。
终于,在耗尽无数心血和材料后,第一门按照新标准、刻上了膛线的试验铜炮,在秘密的试炮场上架设了起来。
炮身黝黑修长,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
炮口对准了远方海面上的礁石标靶。
庞轩亲自计算了射角,方亭紧张地调整着炮位。
“装填!”余乐一声令下。
特制的颗粒火药被小心填入炮膛,一枚沉重的铁质炮弹被推了进去。
“点火!”
引信嗤嗤作响。
“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海天之间炸开,仿佛撕裂了空气本身。炮口喷出的炽白烈焰如同巨龙吐息,将周围人的脸庞映照得一片惨白。沉重的炮架在巨大的后坐力下猛地向后一挫,深深陷入沙土之中,激起一片烟尘。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钉在那道撕裂长空的黑影上——炮弹带着尖锐到刺破耳膜的呼啸,以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速度,划出一道令人心悸的抛物线,狠狠地砸向遥远海面上那片如同巨兽獠牙般的黑色礁石群。
“轰隆——!!!”
沉闷却更具毁灭性的巨响从远方传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