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岩,你认为手表厂有前途?还是,只是想要赚些好名声?”纪之豪问得很直接。
“总有人喜欢戴手表,比如豪哥,还有我。”
我亮了下手表,又说:“手表厂有政府支持,经营多年技术没问题,关键在于品牌打造,跟市场接轨,难保就能重获新生。至于名声之类,都是副产品,我并不看重。”
“这话说得好。”
纪之豪夸赞一句,正色道:“不如这样,手表厂的第一笔投资,二十亿,星辰十亿,汉方也出十亿,如果能发展起来,那就再投资,彻底做大。”
我去。
真是豪气。
开口就十亿。
说实话,投资两亿,在星辰还没通过呢。
“豪哥,投资也要有前提吧?”我问。
“当然,手表厂必须改制,国有资本不能控股,老一套的经营模式要放弃,重新打造新模式。”
我吃了一惊:“你不会想让手表厂上市吧?”
“为什么不行?上市的目的,不光是调动社会资本,也是企业最好的宣传模式。”纪之豪侃侃而谈。
亏损老厂,数以万计的员工负担,距离上市还很遥远。
但如果将二十亿注入手表厂,却一定能让这个企业起死回生。
“豪哥,我跟你不一样,投资的事情不能一言堂,得跟大家商议。”我说。
“行,有消息告诉我。”
纪之豪也不耽搁,起身告辞。
我将纪之豪一直送到大厦外,他还是开着那辆999车牌的轿车,消失在长街上。
计划投资两亿,变成了二十亿。
星辰要投资十亿。
即便有汉方投资跟投,这事也必须要小心。
我回到楼上,找到了黄复,他正有闲暇,专心地研究那个鼻烟壶。
“小岩,有事吗?”
“我刚才见了纪之豪。”
“他来的时候,我就在楼下,恰好看见了,跟他爸长得很像,就是纪蓝江的儿子没错。”黄复道。
“来头不小。”我说。
“他找你谈什么?”黄复问道。
“要跟星辰一起投资项目,说相信星辰的眼光。”
“扯淡!”
黄复摆了摆手,“他肯定是受人安排,才做出这个决定。”
黄复的眼光没错,但谁安排的纪之豪,目前还不得而知。
“我跟他说,星辰打算投资手表厂,他竟然说,可以跟投。”
我提起了此事,还是觉得不可置信。
哦?
黄复有了些兴致,放下鼻烟壶,问道:“他跟投多少?”
“我说两亿,他说太少了,只够给手表厂补窟窿的。他的建议,星辰投资十亿,汉方跟十亿,总计二十亿。”
“你答应了吗?”
黄复认真问道。
“我说得商议,再给他回复,他就走了。”我摊手道。
“二十亿,这还真是纪氏家族的作风啊。”黄复点点头。
“也许,他只是完成嘱托人的交代,来走个过场,未必当真。”我如此分析。
“不不,既然对方主动提出,就不会儿戏。”黄复兴奋地拍了下桌子:“机会难得,星辰向手表厂投资十亿,让汉方跟进来。”
“黄先生,你不觉得风险太高吗?”我连忙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