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小嘎头逮到一只红兔,库娃还是第一次见到,耳朵是红色的,比他们白山镇那边的兔子大了一倍。
库娃在一个山沟里找到大片的大葱和香料,他采摘了一些,跟大山三个人说,这些都是做菜用的辅料,以后再用时再到这采摘,有机会移回家种点。
在回来的路上,库娃还看到一颗苹果树,可惜果子太小,不能吃,但库娃告诉三个人,这可是好吃的水果,等果子变红了就能吃,是甜的。
三个人迷迷糊糊,问库娃,什么是甜的,库娃也蒙了,感叹这些可怜的娃,都不知道甜味。
整个北山外围都是很安静,除了天上的鸟儿叽叽喳喳,这里没什么大型动物,但山货和山野菜倒是不少。
待四个人回到大山家已经是午后,李爷爷看着他们背回来的东西,眉头皱了起来,库娃看出李爷爷的疑惑,说道:“爷爷,您就瞧好吧,今天我给您露一手。”
库娃来到灶台前忙碌着,那三个小鬼头正绘声绘色的跟李爷爷说着一路上的事情。
库娃在屋里转了一圈,没看到吃饭的桌子,就找个几块木板,叮叮当当,做了一个临时的大桌子,不过很低,因为大山家根本没有凳子,都是石头凳子,不高。
支起桌子,库娃就开始起锅了,没油啊,就找的兔子最肥的地方熬成一种兔子油,凑合着用吧,盐也是粗盐,库娃整整过滤了三遍,才弄出盐水出来。
不一会,兔肉烧木耳,小鸡炖蘑菇,烧双菇,爆炒兔子肉,山芹炒兔肉,清炒菘菜。一共六个菜,山芹和菘菜也是在山里采摘的。
杂粮馍馍是库娃改良的包子,里面包了兔子肉和菘菜拌的馅儿,加了葱,整整两大屉,库娃有点不好意思觉得做的多了。
当李爷爷带着三个小子上桌以后,都是没见过的吃食,当库娃拿着两根树枝当筷子,给他们示范的时候,他们再也忍不住了。
什么筷子,手还是很好用的,一顿的风卷缠云,当库娃端着给李爷爷拌的猪耳朵出来的时候,桌子上啥也不剩,库娃目瞪口呆。
库娃把兔子耳朵放在李爷爷面前,李爷爷用手抓了一块,吃到嘴里,表情极其享受,说了句,“要是有镇上的黄酒就好了。”
这个库娃没办法,这的粮食酿不了酒,但库娃说道,“没事,以后咱哥四个多出去转转,说不定就能碰见啥。”
那三个小子,疯狂的点头,小嘎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库娃大哥,能不能教教我,我也回去做给我奶奶和妈妈吃。”
二傻子也一脸期盼的看着库娃,库娃说道:“那有什么不行,我这就再做一份,一会儿都带给家人。”
李爷爷吃着兔子耳朵,笑眯眯的点点头,转过头对大山说道:“没事多打点红兔,这耳朵挺好吃的。以前咋就不知道吃耳朵啊。”
大山偷摸的吃了一口,连声说:“以后就打红兔了,这东西多好,还能配这么多吃食。”
不一会儿,库娃出来了,一脸愁容,李爷爷问他怎么了,库娃说道,菜是做出来了,家里啥东西没有不知道用啥装。
李爷爷笑了笑,说道:“你啊,他两家还没东西装,没看都跑回去取盆去了。”
不一会儿,二傻子和小嘎头,拿着盆匆匆的来,装好以后,迫不及待又匆匆走了。
库娃在后面也笑了,李爷爷说道:“又多了这么多吃食,秋天好过了,熬过冬天就更好了。”
库娃一愣,笑着对李爷爷说道:“这几种东西都是能制成菜干的,等到冬天用水一泡发,一样好吃。”
李爷爷大惊不已,库娃说道:“爷爷,我教给你们,到时候多储存些。菜也一样,秋天的菘菜晒一晒,放到地窖里,能熬过一冬天。”
李爷爷惊了,过了半天,问了句:“什么是菜窖?”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