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柯布说这话时,镜头对应的是一辆飞驰的列车,柯布、阿瑟等人都在座位上熟睡,一个小男孩看了看时间,把耳机戴在了阿瑟头上,法国歌手皮亚芙的歌声同步响起。
不可思议的是,这首歌,公寓里的三人也听到了,而且阿瑟听了还有些急,他走到窗外,发现暴乱的人群正朝他们这个方向涌来。
真的来不及了!
阿瑟比了个手势,柯布一瞧——软得不行来硬的,一把把斋藤摔到地上,大声吼着:“把你知道的告诉我!”
“哈哈哈哈......”斋藤仿佛一个疯子般,被打了还在笑。
柯布越是暴戾猖狂,斋藤欢快的笑声也就越是肆无忌惮。
他一个富豪,难道完全不怕敌人弄他?
钱比命重要?
观众正疑惑着,斋藤梦呓的念叨,“你们知道吗,我一直讨厌这条地毯,它褪色了,也磨损了,但好歹是条羊毛毯子,可现在,我摸着的却是一条涤纶毯子......”
阿瑟的眉头紧皱。
“也就是说,我没有躺在我自己公寓的地上,柯布先生,我,依然是在梦境里吧。”
呼!
列车上,包括柯布、阿瑟在内的几人全都惊醒,行动宣告失败。
也是直到这时候,观众才发现所谓的“盗梦”是什么意思。
坐在观众席的影评人乔伊就是如此,当全然回味了这几幕场景的无缝变换,他才深感诺兰的构造巧妙——一重又一重的梦境,一次又一次的取信,多重套娃下来,无论再怎么分幕,其目的也只是加深斋藤对“现实”发生的事觉得是现实。
或许也正是因为想让人相信梦中的内容是真的比较难,柯布才会先一步兜售所谓的梦境保险套取商业信息被斋藤耻笑,然后又说自己是被他的竞争对手雇佣,“合理”绑架了斋藤换个套路逼问商业机密,要不是最后细节上的瑕疵,让斋藤反应过来这是假的,在生命遭受威胁之下,说不定还真成了。
如此强烈的戏剧感,只能说不愧是诺兰吗,连剪辑和镜头转切都处处制造陷阱。
但,乔伊的赞赏只是因为他联想的功底很强,能看懂,而这几下的套娃梦中梦,却让观众吵杂起来。
“这在搞什么啊?刚刚还在公寓,现在又在列车?”
“什么梦啊梦的,连个解释都没有。”
“我晕,这开头想表达什么?”
“看不懂别叫。”
“WTF?我就看部电影,我还得自己分析剧情?这不是导演的工作吗?”——说实话,《信条》失败的主因就是比《盗梦空间》设置了更高的观影门槛。
影厅有些闹哄,转眼,几个没耐心的已经离场了,这片就跟《记忆碎片》一样,对只想娱乐的观众有些不友好,这也算得上诺兰的一种标签了。
还是那句话,把握一个度,普罗大众从来不喜欢曲高和寡,但又不能没有曲高和寡,彻底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