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影市对悬疑类型片都存着一块自留地。
哪怕在视听感越发被重视的今天,用套娃式的谜底推动故事依旧不过时。
从结构角度来讲,悬疑题材很强调氛围,普遍用各种转镜裁剪线索,并习惯性的用命案、凶杀、谎言、人性来设计桥段,使观众带有紧张感,整个的情绪调动会频繁。
《调音师》的开头就是如此。
短短的5分钟里,用了好几处的视角转移和声画割裂来铺垫,让人不免琢磨这几个镜头到底蕴含作者怎样的意图。
可以说,无论是此时显露的剧本元素,还是拍摄手法,它都满足了观众们对悬疑片的想象感,俗称,对味。
......
画面上。
一男一女坐在咖啡厅里,等服务员端来咖啡后,男人一把端起抿了一口缓解被撞的心情时,这个小设计让很多观众若有所思。
而这个叫苏菲的小姑娘正内心谴责着自己开车不小心,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幕,甚至听闻男人是个盲人钢琴师,出门是为了找份打零工的活计,还主动提议去她家的餐厅试试。
男人确实会谈钢琴,技术并不差,当美妙的旋律响起,苏菲的父亲自然同意了男人的留下,还承诺晚上的演出,从客人那赚到的小费都可以给他。
苏菲送男人回家,回去的路人好奇的问起男人失明的原因。
男人犹豫了一下,平静的表示自己是因为14岁那年打棒球时被砸中了头,导致了视觉神经受损。
而等苏菲离开,独自在家的男人却摘下墨镜,一只手撑着瞳孔,一只手取下来一对隐形眼镜。
“喔!”
果然,男人是装瞎,结合着之前疯狂谈钢琴的画面,皆感设计巧妙。
男人取下严重影响视力的眼镜后,连忙凑到窗户前眺望,想看清苏菲的脸,之前只能看到模糊的脸型,心里痒痒的,但苏菲已经开车走远了。
为此,等到第二天苏菲又来接他时,这一次,男人刻意没有戴上隐形眼镜,只是架着副墨镜,对上了苏菲的正脸——戴琳斯的颜值自然是能打的,男人仿佛被戳中心脏,不自觉的靠近了一点。
如果说有什么能让他如此的话,那一定是,措手不及的爱情。
非要表述的俗气,那就是在一个丝毫没有准备的夏季傍晚,心心念念想看清楚脸庞的女孩长又得那么漂亮,让男人的心起了波澜。
这个透过墨镜的眼神,让影厅的观众兴奋起来。
按此时的人物情绪,就算后续的剧情发展到两人激烈拥吻,然后撕扯着衣服倒在床上,都不会让人意外,反而很符合好莱坞的恋爱模板。
事情好像是这么推进的。
不知道是一见钟情还是见色起意,自感上帝的安排,总之,两人因为经常见面的缘故,慢慢的就变成了好友,他们一起回家、一起去餐厅、在餐厅演奏时,女孩也会撑起下巴欣赏,乃至于一起看电影、一起去画展游玩......反正都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画面。
可就在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之际,男人刚结束一天的演奏工作,一位经常来餐厅吃饭的地产商普拉想让男人去他家来个专场演奏,说明天是他和妻子的结婚纪念日,他想给妻子度过的有情调一点。
随着一沓厚厚的钞票入手,男人欣然接受了。
但地产商人妻子莫名的敌视,很快就让事情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