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帝国的西部地区(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地),情况却截然不同。
在这里,是那些蛮族部落为了掠夺战利品而频繁攻击罗马人。
在罗马人眼中,这些部落极度贫穷,甚至都不值得他们花费巨资去组建军队进行征服。
因为在罗马人的认知里,这些部落几乎没有什么文明可言,就如同未开化的野蛮人。
当然这一切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实在是有些滑稽可笑。
因为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剧本已然颠倒。
现在,中东和欧洲南部的人总是渴望“迁徙”到北方,而那些曾经被视为贫穷落后的“北方部落”,如今却富得流油,根本就没有迁徙的想法。
当然,把加利奥索斯和不列颠尼亚进行简单的同等比较,其实并不公平。
加利奥索斯远没有不列颠尼亚那般荒凉,它更像是繁荣的威尼斯,是一个商贾云集、贸易兴盛的地方。
然而,大多数阿哈德尼亚贵族对威尼斯的理解却如出一辙。
在他们眼中,威尼斯是一个充斥着落后、野蛮的异教徒的地方。
那里的人们崇拜着其他的神灵和精灵,与他们所信仰的截然不同,在这些贵族看来,这样的地方简直不可理喻,甚至应该被彻底消灭。
所以,亚历山大并不担心会有太多阿哈德尼亚贵族渴望登上船只,前往加利奥索斯这片陌生的土地生活。
毕竟在那里,没有人说他们熟悉的语言,没有人遵循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甚至没有人和他们信仰同一个神灵,这对于习惯了本土生活的贵族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以接受了。
至于那些愿意前往的人,亚历山大也并不介意。
因为加利奥索斯的空地着实很多,而任何空着的土地都意味着无法产生税收,有人愿意去开垦利用,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同样,他也不介意在那里发展一个阿哈德尼亚人社区。
因为从长远来看,这实际上对他而言是一种福音。
这样一个社区的存在,将有助于对抗西巴里亚人和当地部落,增强他在这片土地上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最后,亚历山大心里还打着一个如意算盘。
如果将来他想把加利奥索斯的部分土地赠予他人,那么他并不打算向托勒密请求许可,而是计划在正式移交该地区之前,伪造一些契约。
他深知,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很多事情都可以悄然进行,只要不引起太大的风波,或许就不会有人深究。
这些契约对外宣称土地正式归属于其他名副其实的人,但实际上,它们所对应的不过是一块块空白的地块。
亚历山大心中早有盘算,他想着日后若有需要,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这些所谓的“功绩”赏赐出去。
比如,赏赐给那些战功赫赫的将领,以嘉奖他们为自已效力的辛劳;或者赐予为自已出谋划策、兢兢业业的官员,作为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又或者,当做礼物送给自已的子女,为他们的未来添砖加瓦;甚至,在儿媳结婚时,也可将其作为一份分量十足的结婚礼物。
然而,这个计划并非天衣无缝,它存在着一个小小的缺点。
倘若有心思缜密之人(比如地方法官),对这一土地安排进行仔细审查,便很容易发现这些土地竟从未产生过任何税收。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因为在人们的认知里,出现这种情况无外乎两种原因:其一,此人极有可能是个税务官,并且是那种中饱私囊的“国库骗子”;其二,这块土地本身的描述存在问题,比如它的实际状况与契约中所描述的大相径庭——到底是肥沃的农田,还是广袤的草地,亦或是贫瘠的沼泽,又或者是茂密的树林,这些都可能存在出入。
在阿哈德尼亚,税率会依据土地类型的不同而稍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