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呜!”
“对,你好像吃过了。”
“明早减餐!”
“嗷呜……”
却说丘无力令人往幽州去送人头,然而曹昂早就回了许都,人头送给谁?
无奈,使者只得先回报丘无力。
丘无力这下急了,蹋顿人头代表的利益可不小,忙又派使者往许都来。
翌日,董昭又上书汉帝,言说封号之事。
汉帝当即令主管官员拟定圣旨,当即便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此后人皆尊称曹操为“魏公”。
荀彧拖病不出数日,曹操因此未上书表荀彧为辽东太守。
曹昂心中长叹,荀彧这次做的确实有点傻气,两边儿不讨好。
荀彧心向汉室,朝中老臣几乎都知道,但是汝反对曹操,还想照顾曹操面子,私底下跟曹操说,不光气到曹操,还让那群汉室老臣以为在这件事上你跟曹操穿一条裤子,不反对不就是赞同?
唉,去辽东发展民力,好好安抚民众,治理一方,或许才适合荀彧吧!
不过几日,荀彧便开始上朝,曹操顺势便将此事提了出来,“如今辽东,百废待兴,急需一贤明之人治理地方,恢复民力,同时防备乌桓与高丽,满朝文武,只荀令君能为此事也。”
满朝皆惊,荀彧不是跟曹操穿一条裤子?
不过辽东虽然有些苦寒,但是这一大片土地,也不算苛待。
汉帝没有决断,只会问:“众官以为如何?”
满朝虽然轻声讨论,但是往日官员认命几乎都是出自曹操,他们也参与不进去。
汉帝见无人发话,有点儿尴尬,“荀彧,魏公荐汝执掌辽东,汝以为如何?”
荀彧出列,拱手道:“臣愿往辽东去。”
汉帝开心的点了点头,“善,如此便定了。”
朝议结束之后,百官又是一番议论。
曹昂归府,人报乌桓使节至,曹昂奇道:“乌桓使节?如今乌桓乱战已然结束?谁胜?薄喜?楼班?”
“禀中郎将,乌桓如今实力最强者乃是丘无力。”
曹昂讶道:“丘无力?”
“正是,那使者说是丘无力令其前来拜见。”
曹昂这才想起那个薄喜的使者,“又一个审配?”
曹昂摇了摇头,丘无力跟审配可是差远了,心机手腕,若是换审配来,乌桓之乱早就结束了。
“乌桓使者不去拜见陛下,寻吾何事?”
“那使者言说是蹋顿头颅之事。”
曹昂失笑,原来是乌桓都尉一事啊,这事儿倒是还得让汉帝盖个戳。
“罢了,汝去传话,言说来日朝议,待禀告陛下以后,再行封赏。”
“诺!”
曹昂轻叹,乌桓也衰,辽东也收,如今下一步,应当是汉中张鲁了,这盟约,也该撕毁了。
曹昂遂往去寻曹操,乌桓使者封赏这件事,还是得跟自家老爹通个气,以乌桓治异族,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五胡乱华这种事,苗头都不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