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翔四人出了山林一路往南走,很快就离开了江阴地界。没两日,他们带的干粮就见了底。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沿街乞讨。
一日,他们来到了一座稍显安宁的小镇。镇上来往行人虽不多,但好歹有几家铺子还开着门。林翔和苏清雪站在一家米铺前,犹豫再三,林翔鼓起勇气向米铺老板开口乞讨:“老板,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那米铺老板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皱着眉头,露出嫌弃的神色:“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我这也没多余的粮食施舍你们。”
就在林翔满心失望,准备带着苏清雪离开时,旁边一位卖菜的老妇人看不下去了。她走过来,从自己的菜篮里拿出几个馒头递给林翔,轻声说道:“这位大哥,拿着吧,这世道,大家都难,能帮一点是一点。”林翔眼眶泛红,连忙鞠躬致谢:“多谢阿婆,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
四人拿着馒头,找了个角落坐下。苏阳看着手中的馒头,感慨道:“这战火纷飞的,不知何时才是个头啊。”李百合也叹了口气:“是啊,希望能早日太平,让百姓们过上安稳日子。”林翔咬了一口馒头,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切,不能再让百姓受苦。”苏清雪看着林翔,眼中满是赞同:“对,无论多艰难,我们都要努力。”
吃完馒头,四人继续赶路。
他们一路先到苏州,再经嘉兴、杭州,又穿过婺州、处州、宁德,辗转奔波许久,终于在隆武二年七月十六日抵达福州。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们风餐露宿,饱受饥饿和疲劳的折磨。
平常只能靠采摘野果、挖掘野菜充饥。有时遇到好心的村民,会给他们一些粗粮和水,但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
实在找不到吃的,就只能啃草根、嚼树皮,夜里也只能在破庙、柴房里将就过夜。
途中,苏清雪不幸染上风寒,身体日渐虚弱,险些没能撑下去;苏阳也因与一群流民发生争执,胳膊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疤痕。
等抵达福州时,四人已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他们本以为到了福州就能安定下来,奈何福州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当时,清军已经攻下江苏、浙江全境,正准备南下福建。而负责福建防务的大臣郑芝龙,竟然献出福建门户仙霞关投降清廷,致使清军顺利进入福建境内。不仅如此,郑芝龙还极力配合清军作战,福州危在旦夕。
在四人南下福州期间,钱谦益受柳如是的气节影响,决定辞官归乡。昭熙三十二年清军攻破南京时,钱谦益投降清廷,之后前往北京在清廷任官。而柳如是因不耻与钱谦益为伍,便留在南京居住。直到隆武二年,钱谦益辞官回到南京与柳如是相聚,后来两人来到常熟,暗中支持抗清活动。
李明睿则和钱谦益一样,南京城破后前往北京在清廷为官。但后来,他并未和钱谦益一同辞官,而是决定继续留在清廷任职。
苏州失陷后,杨文骢一路往南逃亡,直至处州。他在当地大力招募义军抗清,被大乾皇帝龙昱善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后来又升任浙闽总督。隆武二年,清军攻打处州,杨文骢率众抗击清军,身负重伤后被擒。面对劝降,他坚决不屈,最终惨遭杀害,举家三十余口同时遇难。
大顺军余部在李自敬的领导下抗击清军,最终遭遇大败。隆武二年,部将田见秀向清廷投降,李自敬陷入绝境,无奈之下也只得降清;不久,多尔衮下令将田见秀与李自敬一同凌迟处死。此后,大顺军余部便由李自成的侄儿李过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