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妈在一旁也跟着笑了起来,笑着插话道:“谁说不是呢,人家许大茂呀,也有他自个儿的优点呢。你看他平日里放映电影那活儿,干得那叫一个认真,那股子专注劲儿,咱也是都看在眼里的呀。要是他真能借着这个机会安定下来,对咱们这四合院来说呀,那可也是一件好事呢。”
一家人就这样围坐在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边吃着那美味可口的玉米饼子,边畅快地聊着天,那气氛呀,别提有多温馨和谐了。没过多久,话题就又像那潺潺流淌的溪水一般,自然而然地从许大茂的相亲这件事儿上,缓缓地转到了四合院里的其他琐事上了。
比如说呀,谁家那调皮的猫又趁着主人不注意,哧溜一下就爬上树了,结果上得去下不来,在树上喵喵叫个不停,可把主人给急坏了;又或者是谁家的孩子这次考试考了个好成绩,那脸上的笑容呀,就跟朵花儿似的,别提多骄傲了,一家人都跟着高兴呢;
还有谁家的老太太呀,心灵手巧的,又做了什么好吃的,还不忘给院子里的大家伙儿都分享分享,那热乎劲儿,可真是让人心里暖烘烘的。
在刘海中一家看来呀,这些看似琐碎平常的小事儿,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场面,可却恰恰是生活中最最宝贵的部分呢,它们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串联起了这充满着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平凡日子,让每一个平淡的瞬间都变得熠熠生辉起来。
而在四合院的另一个角落,一大爷易中海的家里,灯光同样温暖。
在那间充满着岁月痕迹的屋子里,易中海静静地坐在那张看上去颇有些年头的藤椅上。藤椅的颜色已然因为时光的打磨而变得有些黯淡了,却依旧散发着一种独属于老物件的韵味。他轻轻地晃动着身体,那藤椅便随之发出轻微的“嘎吱嘎吱”声,仿佛在与他一同回味着往昔的点点滴滴。他的眼神里满是温和,就像是春日里那暖洋洋的阳光,柔和且包容,让人看着心里便觉得踏实。
而他的妻子一大妈,此刻正坐在他的旁边,手中拿着针线,全神贯注地缝补着一件旧衣裳。那衣裳上有着几处磨损的地方,针脚也有些稀疏了,可一大妈却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样子,她的动作极为细心,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认真与专注。那细细的线穿过布的瞬间,会发出一种轻微的“嗤啦”声,在这宁静得几乎能听见彼此呼吸声的屋里,显得格外清晰,那声音就好像是时间在这一刻缓缓流淌的声音,不紧不慢,悠悠然地诉说着生活的平淡与真实。
“中海啊,你看这院里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跟那破土而出的春笋似的,蹭蹭地就长大了呀,而且现在都有自己的心思了呢。”一大妈一边手上不停歇地缝补着,一边微微抬起头,眼神里透着几分感慨,语气里也满是岁月沉淀后的感叹,“就像光奇和光福那俩孩子呀,虽说平日里有时候调皮捣蛋得让人头疼,不是上房揭瓦,就是满院子追着打闹,可这心里呀,还是明事理的,关键时候也知道个轻重呢。”
易中海听了妻子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随后轻轻地点了点头,那动作里满是认同,他缓缓地开口说道:“是啊,孩子们确实都懂事了。咱们这一辈子,虽然没能有个一儿半女的,可这些院里的孩子呀,咱们不都是打心底里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嘛。看着他们一天天地成长,从那懵懂无知的小娃娃,变成现在能独当一面、有自己想法的大孩子了,心里头呀,别提有多欣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