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历史中的曹操之所以能平定中原与北方,也是打着“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号。
而刘备、孙权则是打着曹操“名虽汉相,实为汉贼”的旗号,将皇帝当成傀儡,把持朝政,与董卓的行为完全一致,有篡夺大汉之心,他们才会奋起反抗。
所以,吴起思来想去,如果能渡海占领倭人的岛屿,并源源不断的将资源运往徐州,那未来徐州会在天下角逐中,占据资源优势。
“他们之中可有人擅长建造船只,我观他们的小型船只皆比大汉的精良,他们的造船技术很可能已经超过了我们,毕竟他们居住在海岛之上,造船技术应该是他们主要研究的对象。
而汉王朝大部分地区都是内陆,造船技术并非主流,落后于倭人也在情理之中。”吴起眉头紧皱的说道。
“他们之中确实有擅长造船之人,在我的诱导下,已经愿意归顺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制造出在海上航行的大船。
只是吴兄对于倭人的势力分布,以及造船技术如此感兴趣,莫非对倭人居住的海岛有什么想法不成?”太史慈狐疑的问道。
吴起没有立刻回答太史慈的疑惑,而是反问道:“以子义所见,当今天下的形势,我们徐州方面想要扩张,当在何方?”
太史慈并非是只懂得带兵打仗的将军,他对于治理州郡,以及战略规划同样十分擅长。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箭不虚发,以神射手而名闻齐鲁大地。
但是,他的母亲曾经对他说过:“男子只懂得舞枪弄棒,乃匹夫之勇也!需要多读书,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将来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自此之后,太史慈陷入到学习的汪洋之中,难以自拔。
没过多久,因为他出色的学识,被本郡的太守任命为奏曹史。
孙策平定江东时,太史慈酣战孙策,被对方引为知己。
投靠孙策后,镇守长沙郡的刘表从子刘磐经常入侵豫章郡西部诸县。
孙策于是分海昏、建昌等六县出来,并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并督诸将共拒刘磐。
刘磐自此绝迹不复为寇,而太史慈治理豫章郡期间,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孙策死后,孙权统领其众,以太史慈能制衡刘磐,并且善于治理州郡,将整个江东的西南全部交给太史慈治理,可见太史慈绝非只有武勇这般简单。
太史慈镇守江东西南地区时,对外,多次击退刘表军与山越人的进攻,威震南疆。对内,安抚少数民族,减轻赋税,整个江东西南地区一片祥和。
太史慈盛年而逝后,孙权麾下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太史慈的位置,江东西南地区在太史慈死后,多次发生暴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