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开始,其中一些筹算方法还被编成了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诀。
这些口诀对后来算盘的发明起到了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便是利用算筹计算出了圆周率的大致范围,这一结果比西方要早一千多年。
…………
一刻钟后。
范增将算筹收进衣袖中,缓缓开口道:“自会稽郡至夷洲岛,顺风七日可达,平常时,也只需十余日。根据子期将军带回的消息,岛上的土人,各方面都非常落后。
虽然有几十个部落,人数却少则几百,多则数千,皆不堪一敌。
我们只需要派遣三千将士,就能扫平夷洲岛的其他势力。
然后以这三千士卒为根基,教会岛上归顺的各部落百姓种植,来年即可收获至少三十万石粮食。
待到港口建成,大船竣工,以后每个月大船都能往返于会稽与夷洲之间。”
“万万不可!范先生此谋,确实能最快占领夷洲岛。但是子期当日流落夷洲岛时,若非当地人所救,早已经死于荒山野岭之中。
这四年来,我为了寻访项王与妹妹的身影,踏遍了夷洲岛各个角落,得到了许多部落的帮助。
若非他们相助,我亦不可能漂洋过海的返回会稽郡。
如今却因为我的原因,导致夷洲岛战火蔓延,抢占对方的领地,如此忘恩负义之举,岂是我辈中人所为?
当年的韩信亦知,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难道我虞子期连淮阴的胯夫都不如吗?”虞子期立刻义愤填膺的反对道。
范增长叹一声道:“子期啊!为将者当知,仁义不能抵十万石粮草,恩情换不来战略要冲。当年项王若听老朽之言,在鸿门宴上解决掉刘季老儿,又何来垓下之败与自刎乌江?”
虞子期想起他在夷洲岛上最好的朋友巴朗,曾经带他去看的圣山,那些刻在玄武岩上的图腾记载着这个部落渡海而来的历史,与他们楚人一样,都是漂泊者的后裔。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楚人是颛顼高阳帝与祝融的后人,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因此,楚人的祖先芈姓、熊氏,原本并不是生活在南方蛮荒之地,而是起源于中原的河南新郑,即祝融之墟,又名有熊之墟。
因为商王朝的不断驱逐,颛顼、祝融的后裔不断的南迁,他们渡过长江,来到南方定居。
当时的南方虽然没有被开发,却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没有中原与北方那么寒冷,且山水环绕,易守难攻。
颛顼、祝融的后裔自此开始在南方繁衍生息,部落的实力渐渐强大,最终建立了楚国。
这让虞子期对岛上的居民除了感恩外,还有同病相怜的感觉,因为在他看来,他们皆是漂泊者的后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