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72章 墨家的覆灭历程

第472章 墨家的覆灭历程(2 / 4)

当然,还有太子私苑的逻辑根源:为太子储君,创造结识天下豪杰,接触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的机会。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刘荣小小动了一下指头,便让自己的太子私苑:博望苑的人才储备库,多了几名‘堕落的墨者’。

之所以说是堕落的墨者,自然是因为作为墨家成员的墨者群体,向来都是不怎么刁权贵的。

——屁股决定脑袋嘛。

墨家学说,本身就是以最底层、最穷苦的普罗众生,来作为学派的根基和基本盘,整个学派的追求,也都是为这些苦命人追求更好的未来和明天。

自然,对于刘荣这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肉食者’,墨家就不可能有好脸色。

但好在墨家,和四分五裂的儒家一样:其内部,也同样不是铁板一块。

儒家,是按照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经中,除失传的《乐经》外的五者为基础,分成了五大流派。

而在这五大流派下,又各自分成了小的学术分支。

比如《诗经》一派,分为齐诗、楚诗等地域性分支,乃至于元王诗这样的个人分支;

《周易》则是因为传承艰难的缘故,直接按照治学者个人,分成了田氏易、周氏易等。

《春秋》那更是不必赘述:有谷梁、公羊、左传这三大代表性流派,以及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分支。

甚至于,《春秋》这一大流派下的小分支:公羊,都因为胡毋生、董仲舒师兄弟二人的理念相左,而再度分化为了‘春秋注我’和‘我注春秋’两个派系。

就这样,原本属于同一学派的儒学,便此分成了诗经、尚书、周易、礼经、春秋这五大分支,乃至更细致的数十个小流派。

作为千百年来的死对头,墨家内部的分裂,也没比儒家好到哪里去。

——最初,是在战国初期,墨家内部三分,曰:相夫氏,相里氏,邓陵氏。

说白了,就是有这么三个人,各自带走了一部分骨干,去往了不同的地方开枝散叶,导致墨家自此分裂成三部分。

其中,邓陵氏入了楚,逐渐朝着游侠的方向发展。

相夫氏入齐,则偏重于墨家‘善辩’的特性,朝辩论家的方向一路狂奔。

唯独剩下个务实派:相里氏,于商鞅变法之后入了秦,凭借墨家严谨的科学态度,投身于器械制造、科学研究当中。

要说这三派,是否就此分道扬镳,成了三个不同的学派

倒也不是。

说起来,这三个流派的学术理念、最终目标,依旧是墨家最开始的:兼爱非攻。

只是在达成目标的方式上,三者采取了各自认为最有效的方式。

——邓陵氏入楚,认为和平就应该是行侠仗义得来的,只要墨家充分充当侠客的角色,就能通过名望和影响力感染天下人,从而阻止战争的发生。

相夫氏入齐,则坚定的人为:人世间的道理,都是通过辩论辩出来的,只要具备高超的辩论技巧,就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那些意图发动战争的王公贵族劝回正道上。

唯独相里氏入秦之后,无比准确的判断出:结束战争的方式,只有天下大同。

只有天下统一了,天底下再也没有第二个国家了,战争才会结束,天下人才能得到长久的和平。

于是,明明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却开始帮助变法图强后的嬴秦,制作起了先进的武器军械,以及各类民用器械。

在这个过程中,入秦的相里氏之墨,也逐渐融入了秦少府,成为了‘秦匠’这一名词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在如今汉室,众所周知——墨家学说,可谓是几乎绝传。

最新小说: 探墓笔记云峰 影视快穿合集 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赵勤彭老六 恶毒炮灰娇养帝国元帅后,爆红了 一人之下:我纸扎匠,开局鬼钟馗 我重生成了亡灵法师 本宫娇养的小奶狗被宠野了 大宋杨门 超神之幻想系统 柯南之假酒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