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熬过这个冬天了,来年开春的粮种,以及秋收之前,你这一家老小的口粮从何而来?
你心如死灰。
这一年,你很惨。
你这一大家子都很惨。
在朝堂的赈抚下,你们艰难熬过了冬天。
开春后,你将自己的女儿卖给富人为奴为婢,用换来的钱买了粮种,并作为你们家秋天之前的口粮款。
只是匈奴人来过一早,哪儿哪儿都缺粮食,粮价水涨船高,你们家不得不吃糠咽菜,只求这一年能快点过去。
吃不饱肚子,让你手脚无力,两眼发昏,却还是不得不下田干活。
因为你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一年——能否让这段黑暗生活,在秋收后画上句号,让你们这一大家子迎接新的曙光,就看你这百亩薄田,能种出来多少粮食了。
终于,又一年秋天到来。
看着田间,沉沉坠下的作物果实,你却五味杂陈的红了眼眶。
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你上有老母,屋有贤妻,膝下三儿二女,一家八口三世同堂。
而在过去这一年当中,两个女儿被你卖了;
三个儿子饿死了一个、病死了一个;
老母亲驾鹤西去,妻子也病倒了。
原本的八口之家,如今只剩下骨瘦如柴的你、抱病卧榻的妻子,以及还在穿开裆裤的小儿子。
你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不知道妻子还能活多久。
但至少,你还能寄希望于仅存的小儿子,能尽快长大,把这个家给撑起来……
这,大概就是过去这几十年来,汉室边关百姓在遭遇匈奴人入侵后,所面临的真实生活写照。
你说他抗风险能力很高吗?
并不。
仅仅一年,他的家庭成员就少了一半以上,生活水平直线下降,且未来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黑暗。
但你要说,他完全没有抗风险能力,其实也不尽然。
——当匈奴人攻来时,他至少还能拖家带口,藏进城镇。
城镇都守不住了,他也能登上墙头,拼死守护身后的家人、妻儿老小。
等匈奴人离开,他这一年种出来的粮食虽是没了,但好歹田还在。
接下里的一年,他的家庭固然艰难,甚至是‘凄惨’。
但总归是熬过去了。
这一家人,总归是熬过了这一年,并且迎来了新的一年,乃至新的很多年。
所以,这样一家生活在边关的汉人百姓,其实是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的。
虽然不多。
虽然仅限于‘不至于当场饿死’‘有机会东山再起’,但对于草原游牧之民而言,却也已是梦中才有的美好生活了。
——将情况直接颠倒过来,由汉家去‘驰掠’草原游牧之民,那场景绝对会惨不忍睹!
因为游牧之民,没有可以藏身的城池。
游牧之民失去的,也不会是生产出来的‘农货’,而直接就是作为生产资料本身的牛羊牧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