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幅几近99%!
从以上这两项数据,其实就不难发现:粮价的下跌,不单是让官员俸禄大幅缩水——甚至差点彻底缩水缩没。
就连彻侯为主题的贵族,也同样因为粮价下跌,而面临实际收入大幅缩水。
以丞相为例:在如今的刘荣一朝,即便丞相仍旧以万户侯担任,其封国租税+丞相俸禄,也同样是从开国年间的三千六百万钱,暴跌到了不超过六十万钱。
足足缩水了六十倍。
这很可怕!
因为这是丞相!
本该是最有钱、最不需要指望俸禄的丞相!
丞相尚且如此,底下的官员,那就更是惨不忍睹了。
比如九卿,中二千石的秩禄级别,2160石的实际俸禄,年收入不到十万钱。
——作为长安朝堂决策层核心人物,汉家15号以内人物的九卿,正儿八经的实权国家级干部,年收入甚至都买不回一匹像样点的马!
考虑到九卿往往出入乘车,拖家带口,奴仆数十——毫不夸张的说,单靠俸禄、死工资,汉家的九卿,连日常生活开销都支撑不起,更枉论人情往来了。
再往下,情况只会更加触目惊心。
二千石级别的郡守,实俸为1440石,年收入不到六万钱。
而郡守这一级的高官,在太后、天子诞辰这种大日子,需要准备的礼物,往往价值都不会低于六万钱。
嗯,一年的总收入,还不够给领导送生日礼物的。
更底下的县级官员更惨。
——六百石级别的县令,地方父母官,老百姓挂在嘴上的‘县太爷’,年收入区区二万钱!
要知道今年年初,发生在冬天的汉匈高阙之战,就连那些毫无斩获,仅仅只是为大军搬运粮食的民夫,都得了五千钱到一万钱不等的赏赐!
县太爷这二万钱的年收入,只能说是打发叫子呢……
别忘了。
六百石,是县太爷,而不是芝麻小吏。
真正的芝麻小吏——也就是百石一级,年收入区区四千钱。
别说宅子、车马,又或是奴隶、牧畜了;
就连给家里添些鸡、鸭、鹅之类的家禽,都得控制着数量。
——如今汉室,鸡肉一斤也得个三十钱呢!
一只下蛋母鸡,少说也有个十几斤(汉斤,折后世2.5千克),没个三五百钱根本下不来。
也就是说,一名百石级别的官员,正儿八经的国家干部——腰间挂印的那种,年收入也只够从市场上,买回十只左右的鸡。
百石以下,那些年薪不足‘百石粮食’的所谓无秩,那就更是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情况,和后世朱明开国前后,朱扒皮时期的情况很像。
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明开国前后,官员那是真穷,而且是从一而终的穷,从未富有过。
但汉家的官员,却是在开国前后,正儿八经富过的。
——现如今,年收入十六万钱的丞相,在汉家开国初,俸禄能堆起两座山!
一座粮山,一座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