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北方,华夏文明的对外扩张、发展,确实受到的不小的阻碍。
究其原因,固然有春秋战国数百年,华夏文明内部纷争不休,根本顾不上北望的缘故。
以及,在过去这百年当中,华夏文明接连剧变。
先是秦一统天下,随后又二世而亡,楚汉相争。
待汉家再度统一,华夏文明早已被战争内耗,荼毒的千疮百孔。
无力、无暇北顾,甚至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重大军事威胁之下,成为了西汉王朝前半页,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
当然了。
如果只是外部军事威胁,华夏文明也不至于上百年缓不过劲儿来。
因为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降维打击,以及封建文明对部落制奴隶文明的跨时代领先,使得华夏封建王朝,天然具备‘苟几年就能发育起来’的巨大潜力。
但正如前文中所提到:华夏文明,或者说是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文明、政体,都并非只有外部威胁。
甚至可以说,外部威胁,在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华夏文明最头疼的。
真正让华夏文明头疼的,还是内部问题。
如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对外部可谓是无比强硬,抬手就来。
又是北征,又是南下——北方游牧民族不敢南下牧马,南方百越、西南夷,乃至于东北的朝鲜半岛,都无不臣服于大秦的黑龙旗下。
真正让始皇嬴政感到头疼,并最终导致秦王朝二世而亡,分崩离析的,还是内部的问题集中爆发。
具体到如今汉室——在开国初期的太祖高皇帝年间,汉家内部,可谓是五毒俱全。
凡是一个封建王朝可能存在的内部问题,在汉初都无一或缺。
经济、民生;
社会治安、稳定;
割据势力、寡头。
在如此恶劣的内部环境下,原本并不十分棘手的外部军事威胁,也就变成了让人无可奈何地老大难。
——匈奴人很难打吗
至少对于汉初的太祖高皇帝而言,显然并不难。
汉匈平城一战,汉家也并非是被匈奴人飞龙骑脸,全程碾压,反倒是汉家从始至终都掌握着优势。
若非意料之外的白登之围,以及当时此起彼伏的关东异姓诸侯叛乱,那场汉匈平城之战,很可能成为奠定汉家‘东亚怪物房房主’的立国之战。
而在那之后,汉家决定以‘和亲’为国策,将外部军事威胁无限期搁置,转而专心处理起了内部问题。
针对异姓诸侯,太祖高皇帝刘邦采取铁腕镇压的措施。
考虑到分封制到郡县制之间的平缓过渡,以及最大限度降低中央行政成本,异姓诸侯被消灭之后,高皇帝又改以宗亲诸侯,作为权宜之计。
之后的孝惠皇帝,前、后少帝——或者说是吕太后,以及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