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一笔钱,如果是努力工作所得的报酬,那起来就总会心安;
可若是一笔意外之财,如中彩票之类,那兴奋之余,难免就要心里没底了。
皇位传承,也是同样的道理。
——自己挣来的皇位,坐着总是更有底气,更能甩开膀子。
但别人替你挣来的皇位,你就免不得要心里犯嘀咕,受那个帮你挣皇位的人处处掣肘,甚至是被其架空成傀儡。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其实就是母亲王娡居中谋划,配合馆陶公主刘嫖,以及阿娇皇后青睐、东宫窦老太后认可,才最终得以继承大统。
可以说,汉武大帝的皇位,是窦老太后、馆陶主刘嫖、阿娇皇后、王娡四人合力挣来的。
正所谓:吃人最短,拿人手短。
皇位都是人家帮你挣来的,那你免不得就要投桃报李,甚至把人家替你挣来的皇位,优先用来给人家谋福利。
但在原本的历史上,即位初期的汉武大帝,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出身不够‘正’,让汉武大帝迫切想要证明自己;
而七岁得立为储,一直到十六岁,被弥留之际的孝景帝强行加冠,摆明了是要汉武大帝即位后立刻亲政,又让汉武大帝不免有些膨胀起来。
于是,什么窦老太后、馆陶公主,什么阿娇皇后、母亲王娡,都被汉武大帝抛在脑后。
一手建元新政,把窦老太后得罪的死死的,直到老太后驾崩,汉家的大权都没能真正落到汉武大帝手中;
再加上阿娇皇后一曲《长门怨》,又得罪了馆陶主刘嫖、阿娇皇后二人,失去了自己在窦老太后面前,最大,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一张底牌。
甚至就连母亲王娡,汉武大帝的态度也算不上亲近——动不动就是一句:莫复为窦氏,来敲打、恐吓母亲。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替汉武大帝挣来皇位的四人,几乎都被得罪了个干净。
皇位、法理的源头被得罪,汉武大帝自然也就失去了短期内掌权,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可能。
又迫切想要证明自己,就只能通过浮于表面的搞排场、搞形象工程,来维持自己可怜的体面了。
而刘荣,与历史上的汉武大帝最大的一处不同,也恰恰在于此。
——刘荣的皇位,并非是靠旁人挣来的。
不可否认,窦老太后的首允、默认,馆陶主刘嫖的‘不捣乱’,都是刘荣能得以继承皇位的关键因素。
但也只是关键因素,而非决定性的核心因素。
真正让刘荣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是皇长子的身份,所赋予的法理资格,以及刘荣自己做出来的成绩,在先孝景皇帝那里得到的认可。
至于窦老太后、馆陶主刘嫖,在刘荣得以继承皇位的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不能说没有,却也仅限于:没捣乱,没坏事儿。
而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则是窦老太后、馆陶主等人合力扶上的皇位;
若是失去这些人的帮助,哪怕这些人不捣乱、不坏事儿,汉武大帝也几无继承皇位的可能。
这一点不同,就使得刘荣和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两种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