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得马韩人不得已,只能在半岛剩下半部建立辰韩政权,并与其他半岛土著报团取暖,与卫满朝鲜抗衡。
这一次碰撞,又是只教会了半岛原住民一件事。
——华夏人无信!
——华夏人,是恩将仇报的毒蛇!
存在于将近千年以前的箕子,早就被半岛不曾存在过的历史记载所淡忘。
最近数十年,朝鲜半岛所能看到的、听到的最有名的两个汉人,一个是被人偷走国家,抑郁而总的窝囊废箕淮,另外一个,便是恩将仇报的毒蛇卫满。
这个认知,使得朝鲜半岛对华夏文明的影响,几乎糟糕到了极点。
再加上箕子朝鲜、真番二国,曾经被燕国征服的经历,华夏文明在朝鲜半岛原住民视角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
——华夏文明,能出箕淮这样的窝囊废;
也能出卫满那样的毒蛇;
另外,还有一群名为‘燕人’的群体,非常能打,且脾气暴躁!
在这种情况下,让朝鲜半岛的原住民,认识到华夏文明的先进、优越,并对华夏文明产生认同感,从而最终投身于华夏文明的怀抱,显然不是短时间所能达成的目标。
没有个三、五代人的高频率深入交流,根本就无法通过文化交融,来把朝鲜半岛纳入华夏文明。
所以,刘荣在朝鲜半岛和岭南百越二者间,倾向于武力解决朝鲜半岛的问题。
——先打下来再说!
只要打下来了,分封也好,郡县也罢,总归是能加快朝鲜半岛融入华夏文明的进程。
众所周知,朝鲜半岛古往今来,都是没有自己的文明和文化的。
这么一片空白,遇上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华夏文明,只能说是降维打击。
但岭南大地,情况却与朝鲜半岛不同。
早在数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岭南大地,就处于‘为越国所有/希望为越国所有’的状态当中。
‘百越’这个称呼,也同样是因为岭南大地,原住民以部族、宗族为单位各成一派,却又无一例外的自诩为‘越王勾践之臣民’。
南越也好,闽越也罢,东越也行;
总归少不了一个‘越’字。
越王勾践的‘越’。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汉家才会在太祖高皇帝白马誓盟:非刘氏,不得王之后,仍旧保留长沙王吴氏一脉。
——长沙王吴氏,是吴王夫差的后人。
如果没有吴氏长沙国存在,那岭南百越之民的敌人,就会直接是汉室!
而吴氏长沙国存在,就会让自诩为‘勾践臣民’的岭南百越之民,将五岭另一侧的‘夫差后人’认定为仇敌。
二者相互敌视,又谁也奈何不得谁,汉家才能以调和者、调停者的角色,将岭南的问题无限期搁置,从而专心去应对匈奴人。
这就意味着早在数百年前,岭南百越之民,就已经因越王勾践的缘故,而沐浴在华夏文明的雨露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