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冷额河”是色楞格河,发源于杭爱山脉,流域广阔,支流众多,注入贝加尔湖,俄国的色楞格斯克据点就因建在该河河畔而得名。}
{所以,按照康熙的设想,呼伦贝尔草原、鄂嫩河流域、色楞格河流域,均应为喀尔喀的游牧之地。}
{如果按照此方案,部分中俄边界就会以贝加尔湖为界,是相当有利于中方的。}
{那怎么尼布楚条约谈成那个鬼样子?}
{这是康熙最好的设想,但还有一个底线设想,但索额图一上来就把底线漏了……后面就谈成那个鬼样子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觉得清朝人不会谈判。
清朝官员也不爱清朝。
“你们要多向优秀的君王与谈判使者学习。”
卫子夫觑眼瞧着,冷不丁道:
“陛下不是想说先死对方营里一个吧?”
刘彻一拍掌!
“你也觉得应该这么做对吧!”
卫子夫闭上了嘴。
我觉得你病的越来越重了。
……
大元。
忽必烈扫了一圈殿内众人,突然大笑道:
“金人果然没有血性!”
“你不打他个半死怎么能谈判呢?”
“他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对方的人杀掉他!”
“然后让自己的皇帝师出有名!”
“这才是正确的谈判方式!”
殿内众人压根不说话。
这根本不是血性不血性的问题好吧?
外交使臣是什么祭品吗?
懂不懂什么叫外交啊?!
……
【同时,萨瓦派人到北京,贿赂清廷传教士巴多明和内阁大臣马齐,让他们整倒隆科多。】
【前者受贿一百卢布,后者受贿一千卢布,当时的一卢布约合0.67两白银。】
【要说呢,马齐作为内阁班子成员,本不会对这几百两银子动心。】
【但是,因为隆科多也是班子成员,搞倒隆科多对他而言就相当于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同时,雍正十分厌恶隆科多,在其出发谈判前,雍正就曾对内阁言道:“隆科多若心怀叵测,思欲偾事,所定边界不合机宜,于策妄阿喇布坦、鄂罗斯地方生事,朕必将伊治罪。”】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你们可以找一些黑料,好让我有由头治隆科多的罪。】
【所以,这次行贿很快就有了效果,一群言官参劾隆科多“私抄玉牒、存于家中”。】
【雍正五年六月初八,雍正以此为由,下令将正在谈判的隆科多革职拿问。】
【议政大臣们纷纷谏言:“应俟办完鄂罗斯疆界事件,再将伊革职”。可是雍正已急不可耐了,道:“尔等所议俟隆科多办完鄂罗斯之事,再行拏回,甚非朕意。鄂罗斯事件,最易料理。将隆科多调回,令其速来。”】
……
大清·顺治时期
福临觉得自己其实够离谱了。
但离谱这东西真的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他不会是觉得跟沙俄谈判划界这件事很简单,是个人都能干吧?”
当务之急是要治罪什么隆科多吗?
是我大清边界啊!
孝庄想了想此时雍正的对外战事。不禁感叹。
“得亏内政够。”
不然,妥妥一个大清“堡宗”
……
【隆科多下狱后,原谈判第二代表策棱就成为首席代表。】
【策棱是个武夫,根本不懂外交谈判。但他也不傻,当看到俄国人剑拔弩张的态度时,策棱就准备了三百精兵,准备带到谈判会场保护清朝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