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几划开始实施,国内也能量产青霉素了。
苏国这才答应郭嘉提出的要求,尽快开始建造华北制药厂,先制造青霉素生产车间,一五几划完成之前争取完成所有生产区的建设。
苏方提出以设备和资金换技术的合作方法。
他们对华夏青霉素量产的方法相当感兴趣。
因为。
华夏生产青霉素的原料和苏国国内的并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成本相当的廉价。
上级答应了。
不过。
他们还提出了其他要求,除了设备白送、技术人员帮忙援建华北药厂以外,华夏还想要他们的链霉素生产技术和设备。
那个时候苏国已经能生产链霉素了,不过在他们那边也属于新药。
权衡过后。
苏方同意了。
只是。
对方也有要求。
他们想见一见解决青霉素培养基难题的人。
上级自然不会在这件小事儿上为难苏国专家。
答应了。
第一批援建华北药厂的技术人员以一个叫列夫的苏国生化专家为首。
从苏国过来以后,他们先在京城饭店住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一群翻译,汇通了中方接待人员向六院这边赶过来。
接待人员主要有两类人。
其一是以京城医大楚山教授为首的专家,大多是一些生化方面的技术人员,再就是一些政富外事接待人员。
十几辆汽车停在六院门口的时候着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列夫从汽车上下来以后风风火火的走进了六院,强烈要求中方人员带他先去参观研究出青霉素量产方法尤其是改造出廉价培养基的实验室。
楚山教授微笑着答应了。
一边走,他一边给列夫介绍实验室的情况。
实验室是米国人留下的,在当下还算先进。
不过。
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掌握实验室的人。
负责青霉素量产研究事宜的是六院的医生,虽然是普通医生,不过他的勤劳却是值得肯定的,不知道经过多少次试验失败,尝试了多少种青霉素培养基配制方案,终于制造出了一种可以完全国产、价格低廉的培养基。
列夫连连点头。
他知道李平安能够设计出廉价的培养基顺利的让青霉素实现国产化、量产化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可能有很多运气的成分。
只是。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有时候还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他可不敢小觑!
李平安这个六院的医生既然能够解决青霉素量产化的问题,想必在生化方面是有很高造诣的,绝对不能小觑!
一行人到达六院实验室的时候发现大门虚掩着。
很显然。
里面是有人的。
就在这个时候。
院长等六院的高层也赶了过来。
他们早就得到了通知。
可没有想到列夫这个苏国生化专家居然不按套路出牌。
刚来医院也不和院长等人打招呼直接就进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