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亲妹的杭晓明帮木兰挡住了处月部亲卫,林庚挺身而出冒充木兰引走了张毅当做后手的马队。
杭晓明被迫隐忍局外中立,聂元和郁南的边府军被迫联手共对外敌。
林庚年纪小,他给自己设定的是冲动型小弟。
按照整体剧情,这段戏是后半段“反西突厥联军”的源头,看上去勾心斗角的,彼此之间其实是友军关系。
府军相比之下就要杂乱一些,因为历史记载唐朝应征府军需要自备武器和马匹,唯有盔甲和弩因为是管制物资,所以在入营后统一下发。
处月是西突厥十部中的一支,后来为附庸西突厥的铁勒所融合,而回纥本身就是铁勒的分支,不断壮大之后发过来吞并了铁勒。
陈一鸣对郁南的演技也越来越满意。
木兰小队结阵备战,却发现靠近他们的是一个明朗的草原少女,在她身后则是一队回纥骑士。
电影里府军不受待见,又是新兵,接收的甲弩显然不会是什么好货色。
而在电影中,以木兰为核心,有着多个方向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女主角与大部分配角都有对手戏。
尽管有戏份的演员都经历了高强度的骑术训练,然而马终究是动物,听不懂人话,也不可能一直听话。
原来张宇也并非是表面莽夫,他并不愿意跟唐军正面冲突折损实力,主要目的其实是压制当地的中立势力,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靠向唐军。
林枫年纪大,在陈一鸣的诱(bi)导(po)下,自我定位为婆婆嘴型酷哥。婆婆嘴话痨是私下里在木兰跟前,冷面酷哥则是在外人跟前。
陈一鸣肯定不能容忍中景不露脸近景不露马的电视剧拍法,他要求所有演员都必须亲自骑马,只有少数难度比较高的特技动作,才可以使用替身。
此时剧组已经磨合了将近一个月,文戏、武戏、马戏都拍出了默契,因此这三场戏拍起来并不困难,雷佳声进组4天就宣告杀青。
事实上真实历史并非如此,历史学家早有考证,这三个草原部族其实是前后继承关系,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很接近。
接下来杭晓明统领的回纥亲卫队登场,与远远缀在后面暗暗看顾木兰的聂元小队迎头对撞。
也就是说,三者系出同门,风俗和衣着并无多少区别。
最后一场自然是草原盛会上伏杀木兰的转折戏,得回纥小公主的提示,木兰险死还生,然而小公主却伤重而死。
比如电影前半段,聂元统领的边军,与木兰指挥的府军,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打扮。
林枫光速拉弓发箭崩飞了小公主的“索爱之箭”,也打翻了小公主的如意算盘。
边军的盔甲和武器比较统一,也比较破旧,除了聂元这个旅帅显眼一点,手下都显得灰扑扑的。
一个多星期里,掉马的事故不计其数,连基本上只是摆pose的郁南,都因为马匹受惊掉了两次。
而在与林枫互动时,则类似于家长面对家访的老师,重视其意见,信任其判断,认可其能力,目光会是那种富有温度的凝视。
万芊饰演的回纥小公主对气质“独特”的木兰大感兴趣,打着狩猎的由头,把箭头去掉朝着木兰射了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