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自己的老师?
短短的两年时间,秦国的天就变了。
他开始在脑子里面脑补,自己的老师是不是用一种失望的眼神看着自己?
同年秋。
年轻的帝王看着陈守,语气中带着些许惆怅和无奈:“我知道老师是害怕我愧疚,但老师啊,你我之间一定要走到这一步么?”
陈守低头看去,这才发现,这竟然是惠文王的诏书!
“如今陈氏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自此之后,陈氏已然有可以绵延百年之气象了!”
因此请辞。
“我和五弟会留在咸阳城,与此同时,二哥的长子会从官渡来到咸阳城,三哥的长子同样会留在咸阳城。”
在自己临死之前给自己的儿子交代好后事,其中之一便是处理了自己这个老师?
“虽然看似表面上败落了,但其实无论是底蕴还是人脉关系,一个都没有少。”
良久后,陈守那依旧平静的声音才在大殿中响起。
他摇头轻叹。
陈守看着嬴稷的这样子,突然笑了。
延续百年之气象?
张仪一惊,然而心中仔细想想好似的确是这样。
陈昭也要走?
还没等嬴稷反应过来说什么,就听到陈守继续说道:“陈安同样会上书,请辞上卿之位,表明自己只想追寻先贤的脚步。”
“陈氏其余的人,会回到官渡。”
之前,陈野加上陈慎、陈瞻的封地,已经算是占据了半个官渡,而这一封诏书则是将剩下的半个官渡也直接给了陈氏。
嬴稷自嘲一笑:“想必此时陈氏所有子弟的心中,咸阳城已经成为了龙潭虎穴吧?”
他看着面前的弟子,心中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他则是继续担任“太尉”的位置。
昭襄王九年冬,右相国陈慎上书告病,一应事物暂由张仪代之。
嬴稷抬起头,手中的动作依旧在忙碌的掩饰着自己的焦虑以及尴尬,只是轻声道:“老师,您来了?”
嬴稷为何一亲政就开始做这件事情?
他当即从书案下拿出一封诏书。
他没等陈守回答,便是开口道:“我同意老师所说的。”
“在封地中如同君主一般。”
“王上今日这么忙碌么?只是不知是否有时间,听臣唠叨几句?”
陈守神色复杂:“王上,臣之功,怕是不足以封君吧。”
昔日里辉煌无比的陈氏,突然之间好似如同大树坍塌一样而败落,昔日里三师三公占据一半的陈氏,如今在朝堂上只剩下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太师陈守,以及交出了大多数权力的“太尉”陈瞻。
“陈氏离开了秦国?”
赵惠文王一脸的惊讶与惊喜:“伱说什么?”
因为只要陈野、陈慎在一天,或者说陈氏的第二代在一天,那么陈氏永远都是秦国最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