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说这些陶俑像兵马俑。
就是个头有点小。
我仔细观察着陶俑的风格和服饰,是车马出行仪仗和侍卫俑。
“典型的汉代风格,看这陶俑的造型,服饰,还有这墓砖的规格形制,这墓主,起码是个县令或者富甲一方的豪强。”
“汉代?两千多年了?”
马三炮的声音在面具后面都变了调,激动得手直抖。
“那得值老鼻子钱了吧?”
“别光顾着钱。”
我提醒他,手电光移向前方:“好东西肯定在主椁室。”
前室正对着一条短甬道,通向后方的主墓室。
甬道很短,几步就跨过去了。
主墓室比前室大得多,同样是穹窿顶,但高度更高,显得更加空旷肃穆。
主墓室中央,赫然摆放着一具巨大的木椁,虽然木材已经严重腐朽,塌陷变形,但巨大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见。
椁板散落在四周,露出了里面同样腐朽不堪的木棺。
木棺更是烂得不成样子,隐约能看到一些散落的人骨。
“可惜了,烂成这样了。”
包子用手电筒照着那堆朽木。
“重点看陪葬品。”
我用光线在椁室周围的地面仔细搜寻,果然,在塌陷的椁室四周,散落着大量的陪葬品。
靠近棺椁头部的位置,散落着几件精美的漆器残件,虽然漆皮剥落严重,但还能看出案,盒的轮廓,上面似乎有描金的云纹。
更吸引人的是几件青铜器,一个造型古朴,带着三只兽足的青铜温酒樽。
一个造型别致的青铜灯盏,灯盘做成鸟雀衔鱼的形状。
还有几件小巧的青铜带钩,铜镜,虽然锈蚀,但工艺精湛。
在椁室的一角,还堆放着一些陶罐,陶壶,器型规整,上面有简单的弦纹或竖纹。
最让人心跳加速的是,在朽木和泥土中,我用手电光扫到了几点温润的反光。
玉器!
几片散落的玉璧残片,还有一些小型的玉琀,玉握,虽然不大,但玉质看起来不错。
“发了,这回真发了!”
马三炮激动的差点跳起来,就要往前扑。
我一把拉住他:“等等,先看耳室。”
主墓室两侧各有一个小小的耳室。
左边耳室对堆满了各种陶制的模型明器,陶仓,陶灶,陶井,陶猪圈,陶鸡鸭狗,活脱脱一个微缩的庄园。
右边耳室则主要是一些生活用具,更多的陶罐,陶壶,陶盆,还有几个大陶瓮,里面好像曾经装过粮食,以及一些锈得严重的铁农具。
“典型的汉墓陪葬品组合。”
我快速判断:“事死如事生,把生前的生活场景都搬进来了,这墓主生前应该是个大地主或者小官吏,家境殷实。没机关,放心拿。”
“那还等啥?”
马三炮再也按耐不住,第一个冲向主墓室散落的青铜器和玉器。
包子也两眼放光,直奔那几件看起来最值钱的青铜樽和雁鱼灯。
我则快速扫视整个墓室结构,估算价值,同时麻利地打开带来的结实麻袋。
“挑最值钱的,完整易携带的,青铜器,玉器优先!漆器太脆容易坏,挑小件完整的,陶器太大太重,除非特别精美的,否则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