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笼罩着古老的村庄,月光微弱地洒在蜿蜒的小巷和破旧的土屋上。风悄然吹过,带着一丝诡异的寒意,仿佛在低语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村庄名叫柳溪村,平日里宁静祥和,可近些日子,每到深夜,便会传来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婴儿哭声。那哭声凄厉而尖锐,划破寂静的夜空,让整个村庄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村里的老人们说,这是不祥之兆,是冤魂在作祟。年轻人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都忐忑不安。
村头的李老汉是个胆大的,他决定要在这一夜探个究竟。李老汉年近六十,身子骨还算硬朗,平日里也是个热心肠。他想着,不能让这莫名的哭声一直困扰着村子。
夜晚,当那令人胆寒的哭声再次响起,李老汉提着一盏破旧的油灯,壮着胆子走出了家门。他沿着哭声的方向走去,心跳愈发剧烈,额头上也冒出了冷汗。
走到村子边缘的一座废弃古宅前,哭声愈发清晰。这座古宅已经荒废多年,门窗破烂,墙壁斑驳,周围杂草丛生。李老汉咽了咽口水,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了那扇摇摇欲坠的门。
“嘎吱——”门轴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李老汉踏入屋内,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举着油灯,小心翼翼地四处查看。
突然,一个黑影从他眼前一闪而过,李老汉吓得差点把油灯扔了。“谁!”他大声喝道,声音中带着颤抖。然而,没有任何回应,只有那婴儿的哭声依旧回荡在耳边。
李老汉的心跳急速加快,他感觉自己的双腿有些发软。就在这时,他看到角落里有一个破旧的摇篮,那哭声似乎就是从这里传来的。他慢慢走近摇篮,手颤抖着伸向摇篮里的襁褓。
当他看清襁褓中的东西时,李老汉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露出极度惊恐的表情。那襁褓里,竟然是一个破旧的布娃娃,而那哭声却依旧不停!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老汉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此时,风猛地吹灭了油灯,四周陷入一片黑暗。李老汉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拼命地在黑暗中摸索着,想要找到出去的路。
就在他慌乱之际,一双冰冷的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李老汉顿时僵住,冷汗如雨般落下。他缓缓转过头,却什么也看不见。
“啊!”李老汉再也无法忍受,发出一声惨叫,疯狂地朝着门口冲去。
而在村子的另一头,年轻的寡妇翠兰也被这哭声搅得心神不宁。她的丈夫早逝,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生活。这几日,儿子也因为这哭声夜夜惊醒,哭闹不停。
翠兰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儿子的背,心里满是忧虑。“这哭声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她喃喃自语道。
突然,一阵冷风从窗户缝里钻了进来,吹得蜡烛摇曳不定。翠兰打了个寒颤,抱紧了儿子。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翠兰心里一惊,这么晚了,会是谁?
“翠兰妹子,快开门,是我,李老汉。”门外传来李老汉惊恐的声音。
翠兰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开了门。只见李老汉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李大叔,您这是怎么了?”翠兰关切地问道。
李老汉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把在古宅里的遭遇讲了一遍。翠兰听后,脸色也变得煞白。
“这可怎么办?难道真的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翠兰的声音带着哭腔。
就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村里的教书先生王秀才走了进来。王秀才平日里饱读诗书,颇有些见识。
“大家先别慌,这世上哪有什么鬼怪,定是有人在装神弄鬼。”王秀才皱着眉头说道。
“王秀才,你可别乱说,我亲眼所见,那绝非人力所能为。”李老汉激动地说道。
王秀才沉思片刻,说道:“不管怎样,我们明日召集村里的人,一起商量对策。”
第二天,村里的人们聚集在了一起。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恐惧和不安笼罩着每一个人。
“我看我们还是请个道士来做法吧。”有人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