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十二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
金胜注意到并没有直接答懂,干脆继续说道:“我现在有个案例,你来解答一下。”
“a跟b是认识了好几年的朋友。”
“平时会经常一块聊天、钓鱼、喝茶,走的比较近,相互之间算是知根知底吧!”
“两年前,a突然跟b说,生意上需要周转,想要借款50万。”
“b在考虑一番后,便答应了。”
“打借条的时候,a很明确的说,最迟两年就能还,并坚持要付一些利息。”
“两人商定了一个友情价,利率为5%每年,随本金一起。”
“并在借条上进行了体现。”
“也就是说,等到约定还款日,a需要连本带利,一共归还55万。”
“随着时间推移,2年很快便过去了。”
“b打电话给a询问这笔钱何时能归还,但均被他找了借口拖延,甚至连利息都不愿意出。”
“连续几次,讨要时间超过半年后,b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于是他找到了你,希望能快速要回这笔钱。”
“你会怎么做?”
王十二本科阶段学的就是民事、经济这一块。
金胜这个案例,对他来说.....专业对口。
因此非常流利的开口道:“我会先把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讨要记录.....等等证据进行固定。”
“之后再联系对方,看看是否具有还款意愿。”
“如果他继续推脱,我会向法院提起诉讼,对其名下的各种资产、银行卡、支付工具进行诉前保全。”
“.........”
王十二洋洋洒洒讲了差不多5分钟左右才结束。
包括一些可能性、以及救济途径。
比如案子判了,可对方没钱、无法履行债务该怎么办。
他是否有逃避债务、资产转移.....等等。
金胜默默听完后,接着问道:“那你算一算,这整一套流程下来,需要多久。”
“特别是在魔都、京都这种一线大城市里。”
王十二简单思索了一下道:“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差不多需要1—2年。”
金胜点头道:“好,咱们取个平均数,一年半。”
“第一个,经济纠纷,蜀黍是没有义务介入的。”
“第二个,执行法官有多忙,你应该很清楚。”
“他最多帮你用查控系统看看,或者跑上一趟。”
“在此期间,你这个律师,才是最忙的那一个。”
“不止要应付委托人问询,还得想办法找到被告人的行踪、财产线索.....等等。”
“我说的没错吧!”
王十二没有回答,直接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金胜见状笑了笑,意有所指道:“既然你知道这条路这么难走,费时费力都不一定能讨到好,那为什么不再仔细想想,是否还有其它路径呢?”
“之前我就说过,法律有共通性。”
“一个案子的定性,除了要看案件本身之外,还得看咱们怎么去理解、分析、引用法条。”
王十二这时反问道:“哥....那这个借贷纠纷,除了我说的那些方式,你觉得还应该怎么处理。”
金胜瞥了副驾驶一眼。
“资金用途这一块,你考虑过没有。”
“刚才我是不是特意强调了一下,a找b借钱的理由,是用于生意周转。”
王十二闻言皱眉道:“你说的我知道,之前也学习过相关内容。”
“我记得很清楚,教授当时解释过一遍。”
“关于‘借贷’是否构成诈骗,不是看借钱的时候用什么借口、理由,而是看这个人的最初目的,是不是想要‘非法占有’。”
“而且,因为里面具有‘经济纠纷’这一民事法律关系,蜀黍也不会立案。”
金胜摇了摇头道:“你们教授说的这些是没错,但你在理解上有偏差。”
“首先,这笔借款已经到期了。”
“出借人经过多次讨要,却被对方找了各种借口推脱。”
“其次,我要引用银行的观点。”
“一个人是否具有还款意愿,并不是嘴上说说就行,而是得看他怎么做。”
“几十万、几万拿不出,几千、几百块总应该有吧!”
“如果连一分都不给,其目的就有待商榷了。”
“比如《刑法》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
“现实中,你透支了几十万,好几年都不还,但为什么银行却不会报警,把你给送进去呢?”
“正是因为定性问题。”
“持卡人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