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皱眉:\"朱爱卿,为何反对?\"
朱鲔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高祖有约,非刘氏不王!此乃祖宗之法,不可轻废!\"
赵萌微微一笑,不紧不慢道:\"朱将军此言差矣。如今天下未定,正需厚赏功臣以安军心。况且,陛下乃天子,自有封赏之权,岂能拘泥于旧制?\"
李松也适时帮腔:\"是啊,朱将军莫非觉得……自己不该封王?\"
这一问,极为阴毒。
朱鲔若是说\"不该封\",便是得罪了王匡等人;若是说\"该封\",便是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朱鲔沉默片刻,终于咬牙道:\"臣非为自己,而是为天下计!封王之事,必致诸侯割据,后患无穷!\"
赵萌冷笑:\"朱将军多虑了。陛下英明神武,岂会放任诸侯坐大?\"
王匡等人早已按捺不住,纷纷高呼:\"陛下!臣等忠心耿耿,愿为陛下分忧!\"
刘玄被吵得头疼,终于拍板:\"准奏!封王匡为淮阳王,王凤为定陵王,王常为成平王,李轶为舞阴王!\"
散朝后,朱鲔独自站在宫门外,望着阴沉的天色,心中沉重。
亲信低声问:\"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朱鲔沉默良久,缓缓道:\"他们这是在玩火。\"
亲信不解:\"可陛下已经下旨,我们还能如何?\"
朱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们以为封王就能分化我们,可他们忘了——真正的将士,在乎的不是爵位,而是天下太平。\"
他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坚定如铁。
当晚,朱鲔秘密召集心腹将领,沉声道:\"赵萌、李松此举,表面上是封赏,实则是想让我们离开长安,削弱兵权。\"
众将愤然:\"那我们怎么办?难道真要任人摆布?\"
朱鲔摇头:\"不,我们不走。\"
他目光如炬:\"传令下去,各部兵马严阵以待,若有人敢动我们的兵权——\"
他猛地拍案:\"杀无赦!\"
赵萌和李松本以为封王之事已成定局,却没想到朱鲔根本不吃这套。
王匡等人倒是欢天喜地准备去封地,可他们的部将却纷纷跑到朱鲔府上,表示不愿离开长安。
\"将军,我们跟着您出生入死,不是为了去什么封地享福的!\"一名老卒激动道。
朱鲔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有我在,谁也动不了你们。\"
刘玄很快发现,封王之事不仅没有削弱朱鲔的势力,反而让朝堂更加分裂。
他惊恐地发现——自己已经控制不住局面了。
\"陛下,朱鲔的兵马纹丝不动,王匡等人根本调不动自己的部属。\"赵萌脸色难看地汇报。
刘玄瘫坐在龙椅上,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朱鲔站在城楼上,望着长安的万家灯火,心中平静。
他知道,自己或许会输,但至少——
他守住了底线。
赵萌捋着山羊胡,眯眼望着铜镜中自己红光满面的脸,突然\"啪\"地合上妆匣:\"来人!备轿!本官要送闺女进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