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两位前辈眉头紧锁,他也跟着着急,心里琢磨着:“我虽然不懂这些手艺,但也得帮上点忙才行。”】
【于是,他主动承担起了生火试验的工作,每次新的蜂窝煤和炉子样品制作出来,他都抢着点火,仔细观察燃烧情况,然后把看到的现象一五一十地告诉孙守义和赵玉成。】
【经过几日几夜的连续奋战,第一块成功成型的蜂窝煤终于在工坊诞生,配套的取暖炉也制作完成。】
【三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蜂窝煤放入炉中点燃。】
【起初,火苗有些微弱,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眼睛紧紧盯着炉子。】
【随着空气流通,蜂窝煤逐渐被引燃,蓝色的火苗欢快地包裹着煤块,散发出稳定而温暖的热量,而且几乎不见浓烟。】
【“成了!”李大胆兴奋地跳起来,大声呼喊,声音中满是喜悦与自豪。】
【孙守义和赵玉成也激动得眼眶泛红,多日的疲惫瞬间消散。】
【“成了!”李大胆兴奋地跳起来,大声呼喊,声音中满是喜悦与自豪。】
【孙守义和赵玉成也激动得眼眶泛红,多日的疲惫瞬间消散。】
【很快,这个喜讯就传到了朱由检的耳中。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政务,匆匆赶往工坊。一进工坊,那熊熊燃烧的蜂窝煤和扑面而来的暖意,让朱由检脸上绽出欣慰笑容。】
【“诸位爱卿果然不负朕望,此乃大功一件!”朱由检环顾着三人,眼中满是赞赏。】
【孙守义三人连忙跪地谢恩。朱由检稍作思索,高声宣布赏赐。】
【“孙守义,你烧窑经验丰富,此番助力蜂窝煤研制,功不可没。朕赏赐你黄金百两,良田百亩,望你日后继续为民生贡献心力。”孙守义听闻,激动得老泪纵横,磕头谢恩:“陛下如此厚赐,草民肝脑涂地也难报皇恩!”】
【“赵玉成,你设计的炉子与蜂窝煤相得益彰。朕赏你宅邸一座,绸缎百匹,望你往后钻研更多利民器械。”赵玉成心中一阵狂喜,忙不迭地叩首:“陛下隆恩,臣定当殚精竭虑,不负陛下期许。”】
【朱由检看向李大胆,见他满脸期待,不禁笑道:“李大胆,你虽资历尚浅,但热忱勤勉,朕赐你白银五十两,还可入宫成为工部学徒,跟随能工巧匠学艺。”李大胆一听,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响亮地喊道:“谢陛下!俺一定好好学本事!”】
【随后,朱由检又对工部尚书下令,要求尽快组织工匠,批量生产蜂窝煤与配套炉子,准备向民间推广。并嘱咐务必保证质量,让百姓用得安心、暖心。】
【三人领赏后,满心都是对朱由检的感恩。孙守义决心将烧窑技艺倾囊传授,培养更多熟练工匠,助力蜂窝煤生产。赵玉成也暗下决心,在炉子的优化升级上下功夫,提高取暖效率。李大胆更是迫不及待,一心想快点进入工部,开启学艺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