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儿回答说目前人手还能周转得开,尤其是月儿那丫头,现在越来越能干,把药房管理得井井有条,让她省了不少心。然而,她紧接着眉头微皱,提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据她所知,朝廷户部似乎有风声传出,明年可能会对药材流通征收新的税款。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药材的成本无疑将会上涨。面对这种情况,李宝儿认为他们需要尽早做出应对计划。
她建议可以与几家熟悉的药商提前签订长期契约,以此来稳定药材的价格。这样一来,即使药材成本上升,他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采购成本。
萧谨言听后,沉默片刻,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关于此事,我也有所耳闻。近日朝堂之上,为了开源节流的问题,众大臣们争论不休。这药材税恐怕只是其中的一项措施而已。不过你放心,我在同僚中会多加留意,一旦有确切的消息,我会立刻告知你。”
最后,萧谨言强调经营之道应以稳字为先,提前筹划总是有益的。他表示会尽力帮助李宝儿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确保生意的稳定发展。
他话锋一转,原本有些凝重的氛围瞬间被打破,话题也随之转向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方向:“医馆的事情确实让人费心劳神,但咱们那几间饭馆和客栈最近倒是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城南的如意饭馆,掌柜的竟然大胆尝试了你上次提出的‘时令药膳盅’这个点子,把茯苓、山药等温和的药材巧妙地融入到汤品之中。
没想到啊,这道菜一经推出,就大受食客们的欢迎,尤其是那些特别注重养生的文人墨客和行商旅客,几乎每一桌都会点上一份。这可真是出乎意料啊!”
李宝儿听到这里,原本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嘴角也微微上扬,露出了今晚第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哦?竟然如此?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呢!我当初提出这个想法,也不过是觉得医馆的宗旨在于‘治疗’,而饮食的关键则在于‘滋养’,如果能够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百姓的健康肯定会更有益处。现在看来,这条路子确实是走对了。”
“正是此理。”萧谨言也笑了,“客栈那边也平稳,得益于漕运畅通,南来北往的客商多了,入住率一直保持着七八成。掌柜的还说,不少客人正是因为听说客栈与慧养堂有些关联,觉得住着安心,才特意选了我们。”
“看来,这‘慧养’二字,倒成了咱们一块无形的招牌了。”
李宝儿语气中带着些许感慨,“如此也好,医馆济世,饭馆客栈能赚钱反哺,方能长久。只是,树大招风,我们更需谨言慎行,无论是医馆用药,还是饭馆食材,都马虎不得,不能让人拿了错处去。”
“夫人所虑极是。”萧谨言正色道,“朝廷如今盯着各处,我们行得正,坐得直,便不怕什么。家中这些产业,有你把持大局,我很放心。”
烛花微微颤动,发出轻微的“噼啪”声,仿佛是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李宝儿凝视着那跳跃的烛火,然后端起桌上的茶杯,将里面已经温热的茶水一饮而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