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以为呢?”
与韩绍有着私仇旧怨的姬胤,自是不甘不愿,可迎着上官鼎的目光,最终他还是无奈点头道。
“都听丞相的。”
自登基以来,他这话说得太多遍了,不少朝臣会心一笑。
上官鼎则满意地微微颔首。
“这样吧。”
“此番平定黄天贼乱,镇辽军也是劳苦功高,陛下可先行封赏镇辽诸将,以彰陛下之德。”
“此外,念及镇辽军经年苦战、将士疲乏,便让他们暂且休整吧。”
“余下各地贼乱,就不用他们继续苦战了,本相自会遣神都禁军代劳。”
“如此,也能让他们体会到陛下的怜恤之情。”
广宗一破,冀州也尽入镇辽军之手。
这样一来,韩绍已经尽占幽、并、涿、青、冀、兖六州之地。
雄踞东北不说,甚至已经将大半个身子挤进了中原腹地。
如果再让他继续这么打下去,难不成真要让他有朝一日兵临神都城下?
所以不管怎么样,必须要让镇辽军停下来。
否则的话,将来的局面必然越发难以收拾。
而此刻的未央金銮之上的诸多朝臣尽管因为私心算计太多,导致心思驳杂容易犯蠢,可终究没有蠢到那个地步。
上官鼎此话出口,他们便领会到了上官鼎话里的意思。
于是忙不迭齐齐拜道。
“丞相英明!”
只是随后忽然有人犹豫着提出质疑道。
“丞相,此事……镇辽军那边会奉诏吗?”
计策虽好,也确实势在必行,可这只是对于他们而言。
对于镇辽军来说,却显得有些可笑了。
开什么玩笑!
老子好不容易打下了广宗,斩杀了张显、张继、张宗三大贼首,余下散作各州的黄天道如今群龙无首,已经是一盘散沙。
接下来正是收获成果的时候,你让我停下来,由你神都禁军摘桃子?
这不是逼他镇辽军反吗?
而面对这番质疑,上官鼎不但没有恼怒,反倒露出几分欣慰与赞许。
只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对那朝臣的话予以解答,而是自顾自继续道。
“至于燕公……”
“本相记得先帝在世时,与燕公信重有加,早在当年就有封王之念……”
“只是本相当初顾及大雍祖制,这才不得已予以了辩驳。”
“可如今燕公诛张显、破黄天,如此泼天大功,等闲封赏已然不足酬其功勋。”
“故而本相有意晋燕公为燕王,也算是全了先帝遗愿,诸位以为如何?”
此话一说,满殿哗然。
大雍祖制,非姬氏为王者,天下共击之!
此祖制之下,大雍立朝两千余载、历经十帝,从未有过异姓而封王者!
可现在上官鼎却要亲手打破这个规矩。
一时间,满殿朱紫朝臣皆用震惊意外的目光望向了帝座的方向。
上官鼎的意思和目的,他们懂。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
可如果这个甜枣不够甜,韩绍和他麾下的镇辽军又岂会心甘情愿吞下那个巴掌?
而想要真正打动韩绍,从而稳住这头辽东猛虎,除了封王还有别的途径吗?
以三公之位,位列朝堂?
别逗了,当初他们好不容易才将公孙郢驱除出神都,谁愿意将一头更加凶猛、更加年轻的恶兽‘请’到自己身边?
寝食难安不说,还会分割自己手中的权利。
而于上官鼎而言,更是会给他将来的谋划带来难以预料的变数。
所以这样一来,似乎也只有封王一条路可选了。
毕竟就目前而言,至少在名义上这天下还是他姬氏的。
想到这里,一众朝臣齐齐将目光望向了居于帝座之上的姬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