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人知道京营兵马在辽东,也会减少担心。
后勤部长闵梦得一直在关心西南战事,看着这个情况道:
“西南那边水西归顺后,战事彻底结束了。”
“可以从西南调兵,把右军营组建起来。”
“这样多了一万人,京营就又是八万军。”
这个说法让众人眼前一亮,觉得很有可行性。
因为辽东大战的压力,皇帝终于同意了水西安氏归顺,奢安之乱在今年宣告结束。
如此一来,在西南打仗的军队自然能调过来,组建右军营绰绰有余。
先前已经从西南调兵的他们,做起这件事也轻车熟路。
与会的长城督师朱燮元,也同意这个建议,认为可以把西南的精锐调过来。
袁可立建祠赞同道:
“右军营就以平定奢安之乱的有功将士为核心,再从陕西调些人,尽快组建起来。”
“还有中军营是什么情况,怎么还没建起来?”
“南直隶与河南距离京城并不远,为何迟迟没派人过来?”
参谋部长杨嗣昌道:
“河南那里就别提了,和陕西、山西一样,现在正闹匪患,根本调不出兵来。”
“南直隶是让南京五军都督府负责,现在还没把兵招上来。”
“还有陛下派吕尚书组建南京枢密院、整顿南京防务,估计南京那边,都在头疼这件事呢!”
“中军营一时半会儿是没法组建了,先建好另外四营再说。”
袁可立等人听到这番话,顿时摇头莞尔。显然,他们都能猜得出南京的积弊不小,否则不会连朝廷明确要求的事情都拖延。
不过中军营的组建,却不能够放弃,袁可立想了一下苏州的情况,说道:
“苏松新区那边,不是组建了一个工程营吗?据说有几万人。”
“这几万人总能选出几千人吧?让他们进京组建中军营。”
“或者从大明各地招兵,把中军营建起来。”
这个主意,让很多枢密大臣眼前一亮,觉得可以试试。
中军营靠南直隶与河南暂时是组建不起来了,还不如只让两地出一点,从全国各地募兵。
他们这个建议,很快写成了奏疏,呈给朱由检这个皇帝。
——
朱由检看着奏疏中的提议,认可道:
“西南战事结束,有功将士确实需要封赏,让他们选一万人派过来。”
“还有前年调来的西南将士,也要做好轮换工作,明年满三年后,就换一部分人。”
“贵州那边,枢密院、都察院多派人去巡视,确保对将士们的封赏落实下去。”
确定右军营的兵源后,对于中军营,朱由检道:
“中军营就让南直隶与河南各出两千人,缺额的六千从全国各地招募。”
“所有士兵全都自愿,不可强拉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