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你们愿意为我提供军费,要求就是处置战利品?”
张成均道:
“正是如此,我们愿意提供将军需要的军费,和将军平分战利品,并获得另外一半的处置权。”
“只要将军答应,各家的马队、驼队,会尽可能地把将军需要的粮草、衣物等物资运过来,不需要将军掏一文钱。”
“不知将军意下如何,愿不愿答应这个条件?”
满桂嘿嘿笑道:
“这么好的条件,本帅怎么会不答应?”
“但是如果缴获的战利品不够军费,你们可别埋怨!”
张成均笑着说道:
“哪敢埋怨将军!”
“如果缴获不够,那就当是献给将军。”
“只求将军在下一次打仗时,继续选择我们做随军商人。”
显然,他们的目光已经不是着眼这一次,还有长久打算。
满桂作为大明数一数二的武将,很值得他们下血本。
对自己如此受欢迎,满桂也有些飘飘然。
不过他更明白,这一切都建立在他能打胜仗的基础上。如果他连败几阵,估计这些商人会毫不犹豫地弃他而去。
所以,他当即就提出要求道:
“你们既然有钱,那就先给本帅买十万元火器。”
“这是东平伯国一年来损耗的火器,还有需要的子弹。”
让人递上一个清单,这是他早就想要买的东西。
将近一年的战斗下来,东平伯国的新式火铳,有不少出现了损坏。尤其是士兵熟悉新式火铳后,子弹的消耗量直线上涨。以至于满桂都承受不住压力,多次要求麾下将士使用复装子铳、减少子弹消耗。
但是如今面临和建虏的大战,他在这点上是不敢节省了。打算把积攒的子弹全部用上去,不惜一切代价截获建虏的战利品。
所以,他第一个要求就是让山西商人买子弹,帮自己把军械运过来。
张成均听说过新式火铳,知道在山西抓捕通虏商人的勇卫营,用的就是这种火器。那些敢反抗的晋商家族,被他们轻而易举剿灭。
但是这种武器怎么用、又有什么优缺点,他却着实不知道。只能按宣大镇用的火铳,猜测满桂需要的子弹就是火药和铅子。
所以他向满桂道:
“不需要经过朝廷,我们各家都有一些造炮仗的火药,铅子也能买过来。”
“但是十万两是不是太多了,满将军一战用不了这么多?”
听出他对新式火铳完全不明白,满桂道:
“不是火药和铅子,是朝廷新造的金属定装弹。”
“它不是能重复使用的子铳,就是一次性用的东西。”
“现在每发子弹的价格是二十多文、装备部定价二分钱。”
“十万元只能买五百万发子弹,正好是五千人大战一场的储备。”
“你们以东平伯国的名义去买,否则装备部不会卖给你。”
每支火铳配备一千发子弹,这是朝廷为明年的大战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