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同样十分支持,认为这能让草原长治久安:
“以前朝廷出兵草原,最难的地方就是道路和后勤。”
“有这些散落在草原上的领主做支撑,朝廷可以把草原上的道路修起来。”
“并且在需要出兵的时候,轻易召集几万人。”
“今后草原就再也无法为患,完全被大明控制。”
“三大都护府,也能靠他们真正建起来。”
两位在政治和军事上最有发言权的人,都支持开拓法案。
反对的大臣相比他们,根本拿不出手来。尤其是陕西发生了一件事,让他们再也无法出言反对:
“陕西盗匪神一元,勾结套虏进犯。”
“围靖边凡三日夜,不拔,劫掠周围离去。”
“这河套诸部不是被建虏打散了吗?怎么还敢犯边?”
理藩院的官员解释道:
“河套诸部是被打散了,却不是说人都被杀了。”
“他们现在只是没有首领,但是争夺之下,很快就会有人冒出来。”
“这些人的家当都被建虏劫掠,他们想要活命,就只能抢其他人。”
“朝廷不出塞稳定秩序,这些人今后定然犯边。”
枢密院的官员补充说:
“神一元是边兵出身,他这样的人在边军还有不少。”
“朝廷发军饷养着他们,却压不下他们的野心。”
“不如把这些人放出去,让他们在草原上开拓土地。”
建议朝廷鼓励边军出塞,让里面的强人带着兄弟走出去。
否则留在大明就是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像神一元那样沦为盗匪一员。
神一元勾结套虏这件事,也显示大明边境的混乱,已有些压制不住。与其让他们在大明生乱,不如引他们去草原。
在北方大臣的一致支持下,开拓法案很快完善执行,传到边关各地。
很多灾民在知道这个法案后,开始蜂拥出塞,不畏严寒去草原上开拓土地。
比他们更先一步的,则是提前得到消息的商人。
他们早就知道开拓法案会被通过,纷纷带着招揽的牧民,去草原上开拓土地。
一时间,草原上变得风起云涌,一些人甚至为了抢夺领地,在草原上打了起来。
满桂、朱梅等人也是焦头烂额,协调这些争端。
还请求朝廷早日迁移卫所,把临近草原的土地占下来。
否则汉民遵守法案不去开拓,这里就会被散乱的牧民占据。必须尽快设立卫所,实际统治这块土地。
祖大寿的情况则更难些,因为一些人把神一元勾结套虏犯边,说成他的责任。
所以他还要继续剿匪,把山陕二省的盗匪,引导到草原上面去。
这让他心里更是憋了一股气,到了河套就扫荡各部,以追查贼人的名义,把河套掀了个底朝天。
这自然引起了河套诸部的不满,一时间大战小战不断。(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