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就有不忠的嫌疑。
一旦传出去,他就只有一个下场——贬嫡!
便笑了一声,然后对吕大临问道:“与叔在太学,还在忙着【金石会】的事情?”
吕大临听到哥哥提起金石会,顿时来了兴致,点头道:“然也!”
“兄长可知,如今太学【金石会】有多少成员了?”
不待吕大防询问,吕大临就得意洋洋的道:“足足一百三十人!”
“其中,有太学助教、学正等十余人!”
太学助教,其实就是太学讲师,而且,基本具是天下经学名师!
以当前的太学制度,太学助教是太学博士的助手。
而太学博士是有定额的——以十二人为限。
而且,都是有着专职的——太学博士主考较。
以德行、道艺,训导太学师生。
同时,太学博士,都是专精一经的大儒。
像吕大临,就是太学的易经博士。
所有和易经相关的事情,基本都归他管。
于是,这太学博士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太学内部的学科系主任。
而作为助手的太学助教,则成了实际上的教授。
大部分教学工作,都是助教们在做。
至于太学正?
依制,从太学上舍生中选拔,无品级,负责辅佐太学博士、太学助教,管理学生,考察学生平日品行。
这是什么?
辅导员!
等到将来,把格物学纳入太学。
然后依各科设置专业,再按照专业授课。
近现代的大学,就会直接出现在中古!
当然,吕大临不知道这些,他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滔滔不绝的和吕大防说着他在太学里的进展。
同时,还很露骨的对着吕大防,赞美着当今天子的圣德。
直将那位陛下,捧了当代圣王。
吕大防一直是微笑着倾听,偶尔附和几句。
他很清楚,当今官家,在自己的这个弟弟心中的分量——实是三代圣王复生,尧舜禹之属。
原因很简单,过去这三年多,那位陛下对吕大临的金石事业,近乎是予取予求。
不止将数十件禁宫珍藏的青铜器,交给吕大临研究。
还拨款给吕大临,使他可以在太学中组织‘金石会’,并对金石会的发展,打开绿灯,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便利!
于是,吕大临的考古事业开始起飞。
不过三年,他就新整理、翻译出了数百条金石铭文。
自然的,在吕大临眼中,当今官家只能是完美无缺的圣王!
看着事业得到尊重、重视,从而走出颓废,重新振作起来的弟弟,吕大防也是在心中叹了一声:“皇恩深重,吾何以为报啊!”
是的,在吕大防看来,官家如此优遇自己的弟弟,甚至将禁宫珍藏的宝物,都拿出来交给弟弟去研究。
只能是对他的爱护!
不然,还能是什么?
难道是看重吕大临的金石学?
所以,他能怎么办呢?
只能是如诸葛武侯一般,为了报答这份恩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兄弟两人交谈间,开封府的官兵们,已经把数百名被捕的士人,都塞进马车中。
吕大临见此,就与哥哥拜别,然后带着那数十辆满载士人的马车,前往太学。、
吕大防目送着弟弟和车队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
过了一会,和吕大防一起受命来开封府,共同审理士人的吕陶、彭汝砺,来到了吕大防面前,拱手拜道:“上禀中司,诸士人卷宗,下官等已整理完毕,请中司示下!”
吕大防摆摆手,道:“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