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哈哈哈,大明 > 第 64章 知府的智慧

第 64章 知府的智慧(3 / 3)

这一刻余令才彻底的明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几个字的确切含义。

高知府不愧能成为知府,这一招直接釜底抽薪。

他就用了一句话,一个简单的承诺,他就把那些堆积起来,对他不利的民愤变成了他手底下的力量。

余令知道自己不能再去给他家种地了。

虽然依旧能给他种地,但不会有人在同情自己。

如果自己再想靠着“舆论”,那就是自己不识好歹了。

舆论的权力就掌握在高知府的手里。

如果自己再去扮可怜,高知府一定会派人传出风声。

你看这余令不识好歹,给了这么多还不满足!

一句话,余令觉得自己就臭了。

如今……

如今高知府在长安的声望一定会达到了极点,在家仆被锦衣卫带走的这个紧要关头,他成了一个德高望重的好官。

如此一来,就算苏怀瑾要对他做什么过分的事情也做不了了。

对自己,高知府也就用了一句话而已。

别说行县令之权了,就是朝廷有任命书下来也没用。

咸宁县就是一个空壳子。

成了真的县令又能咋样,连个俸禄都没有。

别说贪了,贪再多这辈子都花不完,等那群活不下去的人来了。

谁贪的多,谁就死的越快,说不定还会被暴怒的百姓烤着吃了。

余令深吸一口气,忽然觉得自己不能只看一面。

有了高知府的这个承诺就可以干很多的事情了。

坏处就是,自己彻底的被高知府给记恨上了。

自己没能彻底的毁了他,不知道他何时又会出手坑自己一下。

以他这人的性子,下次出手必然是杀招

望着终于把话说完的孙主簿,余令松了口气。

赶紧对着孙主簿拱手致谢道:“请回知府,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孙主薄闻言笑了,拱拱手后悄然离开。

望着站在门口还在挥手告别的余令,孙主簿忍不住喃喃道:

“小余大人莫要觉得老孙我给人当狗腿子,我这无根无基走到今日,若想好好地吃口饭,也只能靠左右逢源了。”

傍晚的时候,余家又热闹了起来。

苏怀瑾等人带着数十车的米面粮油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余家。

今后他们就住在余家了,依照苏怀瑾的性子他不可能白吃白喝,他买了数百斤粮食回来。

“闷闷,看我给你带了什么礼物……”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里,苏怀瑾从车驾上拿出了女子佩戴的头面,“七事”,以及各种的小饰品。

小巧多样,琳琅满目。

闷闷虽然不大,但她是个女孩子。

女孩子对这种亮闪闪的的小饰品是没有免疫力的,道了个福,喜滋滋就跑开了。

“太宠了,孩子会被宠坏的!”

“不值钱,相比天津卫的救命之恩,这真算不了什么。”

见众人忙忙碌碌的搬东西,苏怀瑾拍了拍手走到余令身边低声道

“你想怎么弄?”

“弄谁?”

“知府啊!”

余令无奈的笑了笑:“没去打听一下么,他现在名声好,动不得,这件事算了,别到时候让你难做!”

“他是现在名声好,但我查的是他以前的事情!”

苏怀瑾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余令,这件事你就别管了,我不光是为你出气。

实不相瞒,阳哥他跟着我这一路,怎么也要有点功勋啊!”

“你要做啥?”

“万岁爷很讨厌东林那群读书人,我爹也经常被他们骂成疯狗,那我这个狗崽子自然要疯一下喽。”

“你要干啥?”

“我要让这群满嘴仁义道德的东林党掉层皮。”

“能行不?”

“能行,我这次来带的都是高手。”

(ps:七事,又叫玎珰七事,是古代的女子身边的小物件,包括梳子、镜子、篦子等日常用品,四川平武苟家坪明土司墓中有出土。)</p>

最新小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